我习惯于把所有的事情简单化,所以这个标题,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其实就是一个买车的问题。而买车又不外乎几点,价格、品牌、车型、设计、性能、品质、功能、售后服务以及保值率,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几点来看这个问题。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价格上面新势力们是要稍占优势的,相比较于传统汽车品牌新能源车的高定位,新势力们的价位定的一般都会稍低一些。打价格战是新势力们被迫的一个选择,作为新晋的汽车品牌,在没有获得消费者认同的情况下,用价格来打动消费者是最直接的办法。
当然一分价钱一分货永远没错,汽车本来也是一门生意,新势力们的低价格一方面可能看起来性价比较高,但另一方面,意味着相比起售价高昂的传统品牌,在纯电动车的某些方面一定会有成本的削减。
![]()
但无论如何,目前单从价格来看,这依然是新势力们的一个优势。
品牌
![]()
品牌意味着认知,代表着造车能力。比如传统的认知里,我们认为宝马运动,雷克萨斯舒适、奔驰豪华等。这方面,传统汽车品牌的优势就要大很多了。
品牌这个东西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并不是品牌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法国的DS和日本的讴歌。由于进国内时间较短,无论品牌方面再怎么宣传自己是豪华品牌,消费者们就是不买账,不认同。
而对于新势力们来说,不是换了个驱动方式这些东西都不存在了,他们依然要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在品牌这个层面,我站在传统厂商这边。
![]()
关于车型这倒没什么可说的。虽然这一点对于要买车的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但也就是个喜好和选择问题,跟是传统汽车品牌还是新能源品牌的关系不大。不过非要说,这倒有个市场问题,就是车型的这个风向标不太好拿捏,比如说这几年SUV大热,那主打SUV的厂商就吃香了;那过几年MPV市场起来了,善于制造MPV的品牌自然会火。但是这跟是传统还是新势力的关系就真的没有了。
![]()
说实在的,我对现在新势力的设计并不感冒,无非就是最多把原来传统汽车品牌的概念车拿了出来,我对此并感到新奇。
作为新势力品牌,作为没有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等等多方面限制的纯电动车,理应能够排除掉过去燃油车在设计上的很多限制和壁垒,拿出一个颠覆消费者对汽车造型认知的产品出来。这是我认为的新势力该做的事情,也是我认为的电动车的模样,而不是现在这样,一个假装是燃油车的纯电动车。
![]()
如果纯电动车还是这样一个设计,那么作为有着百年设计经验的传统汽车品牌,新势力们依然很难超越。
性能
![]()
我这里的性能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实际上它包括了像是加速性能、续航里程、底盘行驶质感等等在内的动态指标。
首先就加速性能来说,传统的汽车品牌可并不占优势,在电机这项技术上,传统厂商跟新势力们可以说是齐头并进,甚至于说某些更加专注于电机研发的新势力可能还更有优势。但关于底盘的调校,天平就又要往传统厂商那里倾斜了。
![]()
调校出好的底盘可并容易,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各种数据的累积。同样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某些美国品牌,不一样在这几年才终于学会如何调校底盘而不是一味的造大船么。所以作为初来乍到的新势力们,想要短时间内把底盘调校的超过传统厂商,不现实。
而续航里程,这又是一个另所有厂商都感到头疼的问题。电机的效率、电池的质量、电池的容量等等,这些都影响着纯电动汽车最终的续航里程。当然增加续航里程最简单的方法自然是增加电池数量,就如同虽然像福特猛禽这样的八缸大皮卡有着十五六个的百公里油耗,但是由于它的油箱大或者经过改装再增加个副油箱,也能保证加一次油一千多公里的续航里程。但即使是这种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也是会涉及到成本的问题。
![]()
提到成本,又要回到价格上。在前文的价格上我就说过,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低了一定会从电池系统上降低成本,毕竟一个电池系统是要占一部电动车三分之一的成本。我在这直接点名,即将上市的捷豹I-pace虽然售价要达到六十多万,但它所采用的电池是三元NCM锂电池软包电芯,特斯拉采用的是同样造价不菲的18650圆柱电池组,都是能量密度很高的电池。而像一些价格较低的新势力品牌,例如威马,现在不就在为电池供应商而头疼么。
![]()
关于品质和功能,我就说说他们的做工精细度以及功能的好用程度吧。
首先,在功能的丰富度上,我想绝大部分的新势力造出来的纯电动车都不差,但是在人机工程学上和好用程度上,却没有那么令人满意。不要说新势力品牌,就连很多有着数十年经验的传统厂商也不一定能够做好,真的能够在这方面做好的厂商屈指可数。
做工的精细程度同样也是要下巨大的成本的,由于价格差距,所以售价较低的新势力品牌必然是赶上不上传统厂商的做工。除了成本,经验、数据累积同样重要,否则你无法解释售价并不低的蔚来ES8做工是那个样子。
![]()
我在最后还是想提一下智能驾驶这个功能。虽然看起来新势力们都在大力造势,自己的无人驾驶怎么样怎么样的,但就目前来看,除了新势力们当中除了特斯拉,其他的品牌,好像也就在发布会的舞台上展示展示吧。但是在传统厂商这边,像是奥迪、奔驰、凯迪拉克、沃尔沃等等品牌已经有能够配置到量产车上的智能驾驶系统。
![]()
保值率上,由于电池的性能衰减严重,所以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汽车品牌,都没法避免保值率的剧降,有朝一日电池的技术能有质的进步和飞越,那情况会好很多。
在售后服务上,传统厂商满大街的4S店这么多年不是白开的。
![]()
我从头缕下来,发现除了售价之外新势力目前并没有什么优势,当然如果新势力采用与传统厂商一样的高售价的话,会在例如做工等地方做的更好。就目前抛开一切谈产品,新势力依然比不过传统厂商,可能未来三五年内也依然不会有大的局势变动。但新势力们并不是毫无翻身的机会(除了骗补贴骗投资的品牌,这样的品牌不占少数),正因为他们较低的售价,所以他们才有了一定的汽车市场,才有机会积累经验改善产品,等到那时,他们再依靠公司的制度优势以及简单高效的人员架构,一定有机会与传统厂商进行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