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 张克环
编辑 | 林晓娟
作者 | 桑田
来自汽湃(GREATAUTO)的报道
刚刚上任不到两年的大众集团CEO迪斯,如今面临帅位不稳的危险局面——这是近日全球汽车媒体都在热议的最新消息。
德国媒体《经理人杂志》5月30日报道,大众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申请延长工作合同到2025年,但却遭到了大众监事会的明确拒绝。业内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大众集团对于迪斯上任两年来的成绩并不满意,甚至有可能让他提前离职。
从死对头宝马“空降”的迪斯,
是怎样成为大众掌门人的?
出生于1958年的巴伐利亚人赫伯特·迪斯,是在2018年4月13日取代前任穆伦,成为大众集团全球CEO的。其实,在大众这个内部盘根错节的大集团内部,迪斯的根基很浅,而令他突然登上“一把手”宝座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他与大众的缘分尚浅……
2015年9月18日,美国环保署宣布,德国大众集团已经承认2009年来在美国废气检验时作弊——大众集团在美国销售的柴油车中预设了软件,只有在接受官方测试时,才会全面启动废气排放控制;而车辆实际行驶时,会排放超标10到40倍于法定标准的废气。
这就是一度沸沸扬扬,影响持续至今的大众“排放门”事件。大众因此遭到了总计超过300亿欧元的巨额罚款,同时在多地被消费者发起诉讼。时任CEO马丁·文德恩,也因此在短短数日后就引咎辞职。
文德恩黯然离职后,原保时捷CEO穆伦接任了这一职务,而迪斯也离开宝马,成为大众乘用车品牌管理委员会主席——在任职于大众之前,迪斯曾供职于博世和宝马。其中,他在宝马工作了长达近20年,从宝马英国工厂厂长一直干到董事会成员、研发技术主管,甚至一度有望成为宝马CEO。
萨克森的大众和巴伐利亚的宝马,一个在德国北部,一个在德国南部,二者是河水不犯井水的竞争对手。迪斯从潜在的宝马CEO竞争者跳槽来到大众担任高管,这是史上罕见的。
迪斯与穆伦
更罕见的是,短短3年后,迪斯又成为了穆伦的继任者。尽管穆伦带领大众集团度过了“排放门”最糟糕的那段时光,并连续两年拿下全球销量冠军,但还是没能满足大众监事会的要求。2018年,穆伦“下课”,时年59岁的迪斯上课。
不同于商科出身的职业经理人,时年59岁的迪斯是学机械工程出身的,他了解汽车行业,也是著名的“效率专家”和“成本杀手”。而能够上任大众集团CEO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背景足够“干净”,从宝马集团跳槽过来的他,是大众集团内为数不多的与排放门完全没有瓜葛的高管——在文德恩被迫辞职、奥迪CEO施泰德被捕之后,大众亟需一个能够带领它们彻底与排放门脱清干系的领导者。
新车屡屡跳票,下属不支持、
股东不信任,迪斯在大众的日子进入倒计时?
此番续约事件的由来,是德国检方在5月19日宣布,迪斯和大众监事会主席潘师将为尾气门支付900万欧罚款,之后,将不再受司法审判和惩罚。而迪斯认为,他已经被证实与大众尾气门无关,因此不会伤害大众的口碑和形象,要求大众对此给与补偿,将他的工作合同延长到2025年。
然而,对于家大业大,同时也十分挑剔的大众集团来说,迪斯此前两年的表现,似乎难以支持他再续约五年的要求。
据外媒报道,在大众集团内部,对迪斯的批评声音日益高涨。被视为大众在新能源领域救命稻草的纯电动车ID.3遭遇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上市时间屡屡跳票;5月中旬,路透社又报道称,大众第八代高尔夫和斯柯达明锐因软件问题将暂停交付,在问题爆发之初,大众集团甚至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辆车受到了软件故障影响;此外,迪斯在近两年对排放门事件的成本控制也不算出色,导致这一发生已长达五年的事件,损失还在扩大,保时捷高管至今仍在接受调查。
为此,大众工会早在2月底就向迪斯提交了一份长达五页的请愿书,列出了大众1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迪斯亲自处理。而近期大众工会又公布了批判大众高管层的批判信,指责大众董事会管理不力。
不但员工不喜欢这个从宝马空降而来的CEO,大众集团内部的传统势力也对他颇有微词。据说,保时捷家族、皮耶希家族这两大大众集团股东,也已经对迪斯充满了不信任。迪斯此次续约的要求,就同时遭到大众集团监事会、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的“三重否定”。
在大众集团内部,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可谓影响巨大。当年,文德恩赶走了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的亲外孙费迪南德·皮耶希,只过了4个月就黯然下课;而穆伦的离职,据称同样是保时捷-皮耶希家族所力主的。
事实上,迪斯现有的合同要到2023年才会到期,但从他的两位“前任”文德恩和穆伦的经历来看,也都是合约还剩至少两年就提前出局。由此观察,迪斯目前的处境,或许真的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入股江淮和国轩高科,压上大众集团半年的利润,
迪斯这把“赌”的成分太大?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德国媒体传出迪斯续约被拒的消息时,迪斯参与了一件与中国市场有关的大事——5月29日上午,大众集团和安徽省国资委以及江淮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下协议。大众汽车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集团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而在前一天,大众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也签署了协议。大众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
在大众的声明中,这一总计金额达21亿欧元的一揽子投资计划,被寄予厚望。“大众迅速而果决地完成了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闭环布局,从电动车到电池的整条新能源产业链上,都采取了最具可控力的深度链接方式。”
然而,相当多的媒体也对大众的这一投资表示了怀疑。江淮大众合资品牌思皓的首款车型销量非常差,几乎没有任何的存在感,两年就亏损了6.3个亿。而大众在另外两个合资伙伴那里,也都有新能源车型的布局,MEB平台首款车型大概率将从上汽大众新工厂开出,再重复投资江淮,究竟能给大众带来多大的收益,还是一个未知数。更何况,大众集团目前更火烧眉毛的问题,恐怕还是ID.3、高尔夫和明锐究竟何时才能上市。
迪斯曾经公开表示大众集团无意调整在中国合资车企的股比,但随后不久就单方面表示有意提升上汽大众的占比,却遭到上汽集团的拒绝。此次,迪斯最终通过入股的方式实现了对江淮大众股比的提升。
但或许正是此举,可能成为压垮迪斯在大众CEO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
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大众集团4月中旬发布的公告称,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50亿欧元,同比下滑8%;营业利润更是只有可怜的9亿欧元,同比下滑77%,可谓断崖式下滑。而大众集团汽车业务净流动资金亦只剩下178亿欧元。
也就是说,迪斯将约等于大众集团2020年整个上半年的利润,和净流动资金的八分之一,投入到了对江淮大众和国轩高科的入股。尽管中国市场对于大众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2020年如此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以这样孤注一掷的形式“梭哈”,迪斯或许赌上的是自己在大众集团的前程。
▲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