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车突突
车图腾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近日,华北大部分地区迎来了一场强降雨,又一次让人们得以在城市中“看海”。
当然,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大海。
往好的方面看,在立秋时节迎来的这场大雨也终于关闭了蒸笼模式,似乎突然搬来了一台巨型空调,让天气变得凉爽起来。而这也让笔者想到了另外一个话题:人们是如何让车内的温度得到控制的?
这要从汽车空调的发展简史说起。
众所周知,之所以汽车能逐渐取代马车,成为最主流的交通工具,是因为在汽车得到逐步发展中渐渐有了更多的优势,如车速更快、没有马粪带来的异味、更容易控制、舒适性更好等等。
不过,最初的汽车非常简陋,比如19世纪末期,奔驰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奔驰1号,几乎就是一个三蹦子。
这似乎印证了李书福曾经说的一句话: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上两张沙发。当时的汽车只能说是四(或是三个)个轮子加上一个板凳。
并且最开始的时候,汽车根本没有车厢,所以给车上乘客提供温度控制的话题根本无从谈起,因为没有车厢的话,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大自然的温度,想要提高或者降低温度,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那时候,不论是司机还是乘客,上路前都要养成查询天气的习惯(当然那会也没法查看天气)。天气寒冷时,多穿些衣服保温;天热炎热时,就穿的清凉一些,当车速升高后,流通的空气也可以为人们带来一丝凉意。
顿时有点羡慕那时候的男司机。
后来,人们为汽车安装了车厢用以遮风挡雨。但是问题也来了:在冬季,车厢能遮挡寒风,让车厢里不显得那么寒冷;但在夏季,经过太阳照射后,车厢里就变得异常炎热。尤其是那时候汽车发动机还采用风冷散热的形式,发动机的热量直接传递到车厢内,会让车厢温度变得更高。所以人们渐渐意识到,要给汽车提供温度控制功能,这样在夏季时,才能让成员不再那么狼狈。毕竟那时候汽车还是贵族绅士的身份象征。
但怎样才能降温呢?有工程师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在车地板、车厢上挖一些洞,这样在夏季开车时,车厢里的空气就能够流通起来,实现散热功能。
不过,这种方法显然不实用,因为流进车内的空气实在是不够,降温效果也就不明显。并且,大量的尘土也伺机进入车厢。于是在这之后,有人利用蒸发吸热的原理为车厢降温,他们将一桶水放在通风孔旁边,以期能带走车厢内空气的热量。这种方式降温的作用也很微弱,因此很快就被人们抛弃了。
在这个时期,空调技术已经度过了发展瓶颈。
在汽车被发明出来前的100多年,爱丁堡的化学教授库仑于1755年就开始利用乙醚蒸发吸热的原理使水结冰;1834年雅各布·帕金斯就提出了乙醚在封闭循环中膨胀制冷的专利申请;1844年美国人戈里发明了空气制冷机。
1902年,美国人威利斯·开利博士发明第一套空调系统,也因此,他被后人称为“空调之父”。此后,这一技术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其中就包含家用的空调器。
1904年,在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组织方用机械制冷的方式为密苏里州政府大楼降温,这是美国民众首次享受到人工空气调节带来的舒适。
不过,虽然空调技术渐渐成熟,但最开始车企并没有在汽车上安装使用类似技术的空调器,而是首先给车子安装了供暖装置。这开启了汽车空调发展的第一阶段:单暖或单冷。
1927年,有汽车制造商将发动机散热水箱中的热量导入车厢内,在冬季时能让车厢变得温暖一些。不过这只能算得上是“加热器”,即如今汽车空调的暖风功能。
1938年,美国人帕尔德按照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开始试制具备单一制冷功能的汽车空调,随后于1939年把改良后的“冷气机”安装在林肯V12车型上。
与此同时,1939年,美国帕卡德汽车公司第一次将机械制冷器安装旗下车型上,为乘客提供清爽的乘坐环境。也难怪,帕卡德汽车被认为是当时的顶级豪华车。
而这一举措也为世界汽车空调市场开辟了发展之路。在战后经济得到渐渐恢复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安装空调。不过那会的汽车空调让人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因为它们的控制器位于车尾,如果后排没有乘客的话,驾驶员要下车,走到后排才能开启或是关闭空调。
第二阶段:冷暖一体空调出现。
当然了,技术始终是要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因此冷暖一体空调也被发明出来。
1954年,Nash汽车公司推出了新款空调,它集制热、制冷于一身,并将其命名为“气候之眼”。它采用了电控开关和出风口设计,空调控制面板被放在车前的控制面板上,这样驾驶员可以随手控制空调。
并且,像下图这种可以让空调在暖风和冷风之间切换的控制器,一直被沿用到本世纪初。
因为有着方便、舒适的特定,而这样的汽车空调很快得到了普及,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截至1962年,汽车空调的使用量已达75万套。几乎所有的中高档汽车都配备了空调。
第三阶段:自动控制空调。
随后,汽车空调还迎来了一系列的技术升级。1964年,通用汽车在旗下豪华车型上使用了自动控制的空调,不过那会的温度显示器还是机械式的。
7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电气化浪潮的来临,美国和日本的一些车企开始利用电脑控制汽车空调,并利用数字显示设备让人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空气温度。这样的汽车空调一直延续到今天。
与此同时,车企还进一步改进了自动空调功能,开始给汽车装配可以分区控制的空调机,从而为不同的乘客提供最适合自己的温度。
而现在,车企也开始把智能语音控制系统与空调控制功能相结合,在开车时只需要说一句“我冷了”或者是“我热了”,空调就会自动开启制热或制冷功能,使用体验得到了大幅改善。
但这些功能都离不开空调自动控制技术。
说完了汽车空调的发展史,或许也有些人好奇了,在我国汽车历史上,第一次安装空调又是什么时候呢?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前,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汽车都还没有配备带制冷功能的空调,直到红旗轿车第一次装配冷暖一体空调。1976年,上海汽车空调机厂制造的汽车空调开始装配在上海牌轿车上。只可惜,上海牌汽车很快就“胎死腹中”。
可以说,如果汽车上没有空调,在夏季和冬季开车的情景简直不可想象。所以,在我们享受汽车带来的驾驶乐趣时,也得感谢每一个对汽车空调技术有贡献的工程师,因为他们才让驾车和乘车变得更加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