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发布多项战略举措,加强联盟旗下三家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既所谓的“引领者-伴随者”模式。
这里就不对原文做太多引用,总而言之就是节约成本和“划分”势力范围。
笔者对其所谓全新模式进行梳理,不难发现其实就是联盟内部资源整合,避免资源浪费和内部恶性竞争,一致对外并开源节流。
首先,雷诺、日产、三菱将采用集成化平台和技术打造汽车产品,以节约研发、制造成本。
举个例子:下一代三菱.欧蓝德就将与奇骏采用相同平台,不再各自为战。这种做法类似大众MQB平台,大众集团旗下的大众、奥迪、斯柯达、西雅特等子品牌都用这一平台造车,只是外观造型设计不同,但核心技术一样。
第二,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举个例子,联盟中的日产汽车在中国、美国等市场影响力较强,这一市场就交给日产“打理”。雷诺在东西欧、非洲知名度高,那里就交给雷诺经营,而联盟中其它汽车品牌要么起“辅助”作用,要么直接退出让路。
这就是笔者形容的“划分势力范围”,联盟中实力强的留在当地继续壮大,以带动联盟中“弱势”品牌,要么“弱势”品牌干脆让位,比如东风雷诺退市。
而且,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在当地一家工厂,可同时生产三个品牌的汽车产品,多余工厂就会关闭,进一步降低成本。
至2025年,联盟中近50%的车型将遵循该“引领者-伴随者”模式进行开发和生产。
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进口车只有帕杰罗一款苦苦支撑,而且年事已高,迟迟没有换代。
其在华合资伙伴——广汽三菱,销量表现也不尽人意,4月份销售5千辆汽车,还不及主流合资车企一个车型的销量。
三菱汽车及广汽三菱市场表现堪忧,东风雷诺已经退市,三菱汽车很可能会把重任交给日产汽车及东风日产,自己退出中国,去精心耕耘东南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