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向砖叔诉苦,说油价时涨时跌,不知哪天会回到历史的高点(2012年,油价涨幅超过物价指数涨幅,95号汽油逼近9元)。据砖叔统计,许多买了车的朋友多以代步、家用和商务为主,其核心都希望自己的爱车能够尽量省油。另外,随着各国政府对汽车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厂商也不得不采取更加高效的省油措施。今天,砖叔就给各位介绍一些与省油相关的技术吧!
![]()
在城市道路中,由于路况比较复杂,车辆需要频繁启停,再加上原地怠速所消耗的燃油,会造成油耗上涨。因此,如何避免上述情况显得格外重要。汽车自动启停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而生,它的出现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并且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
自动启停系统可以根据已设定好的一套逻辑,通过判断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或车速的一系列行为来执行命令,让发动机处“休眠”状态。当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并踩踏油门踏板时,发动机会重新工作,让车辆继续正常行驶。
![]()
有朋友会有疑问,如果是频繁地启停,不会对发动机造成影响吗?严格来说,发动机频繁启动确实会加速部件的磨损,但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发动机缸体内的机油并不会全部流回油底壳,因此在热启动中,一般不会对发动机产生较大影响。当然,制造厂商也特地保留了“自动启停”关闭按钮(OFF),以便驾驶员可以有选择的干预。
![]()
现在,涡轮增压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100多年前一位名叫比希的工程师就申请了这项专利。直到1961年,美国通用汽车才将该技术运用在汽车上,但早期技术并不成熟,没有大量推广。按比例来说,涡轮增压技术在柴油机上运用得比较多,汽油机则刚好相反。随着涡轮增压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汽油车型搭载了涡轮增压,以此达到省油和降低排放的目的。
![]()
市面上常见的增压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废气涡轮增压,另一种是机械增压。在某些奥迪车型上会采用机械增压技术,这种增压形式相比废气涡轮增压更加线性,在低速工况时能够减少涡轮迟滞。废气涡轮增压主要通过燃烧后的废气来推动“涡轮器”,以此带动同轴相连的“压气机”运转,对即将进入气缸内的气体进行压缩,以增加进气密度,提高进气量。
![]()
一般采用涡轮增压技术能够提高10%-25%的发动机功率,所以许多厂商会选择“小排量+涡轮”的组合,这样既能达到省油的目的,又能应对严格的排放要求。
![]()
缸内直喷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卖点,它是一种将喷油器直接安装在气缸内的技术,可以减少节流损失和泵气损失,有效提高燃油经济性。
![]()
缸内直喷技术可以在发动机中低负荷时形成分层燃烧,而在大负荷或全负荷时形成均质燃烧。通过两种燃烧模式来增强燃油的雾化与混合,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压缩比和热效率,最终达到省油的目的。
![]()
目前,缸内直喷技术还没有发展到非常流行的阶段,主要是燃烧模式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造成有害气体难以把控,从而增加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也增加了“积碳”的风险。当然,您在挑选爱车的时候,如某车型全系标配缸内直喷技术,那也不必过多担心,毕竟厂家也在不断做出优化。
![]()
在传统印象中,汽车大多采用12V电气系统,但随着汽车电器设备的广泛应用,传统的12V电气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早在2000年就有业内人士提出构建36V电气系统,不过由于技术不成熟且省油效果不明显,所以也就搁置了一段时间。
![]()
随后,有些许欧洲厂家开始量产48V轻混系统,那么48V为何会与“轻混”扯上关系呢?原因不难解释,48V轻混系统最核心的部件就是BSG/ISG电机,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纯电驱动、高效滑行和制动能量回收等, 以此进一步降低燃油消耗。
![]()
48V 轻混系统被认为是传统能源转向纯电动的过渡产物,它的出现满足了省油的初衷。未来,48V轻混系统的影响力将继续扩大,有希望成为众多车型中首选的省油方案。
![]()
可变压缩比技术能随负荷的变化连续调节压缩比,在低负荷时采用高压缩比,而在高负荷时采用低圧缩比。通过这种可变方式,能够增加发动机动力和减少爆震频率,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
因为固定式压缩比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增压性能,所以会在低转速时出现增压迟滞,高转速时出现爆燃现象,导致驾驶员潜意识的多踩油门踏板,增加了燃油消耗。常见的可变压缩比技术采用上下两套连杆装置,移动偏心轴的中心(下图示①)来改变活塞到达上止点的位置,从而降低或提高压缩比。
现如今,搭载可变压缩比技术的汽车并不多,许多技术都停留在研发阶段。前不久上市的英菲尼迪QX50搭载了全球首款可变压缩比VC-Turbo发动机,可以实现8:1-14:1 之间任意压缩比的切换,具备不错的省油效果。
![]()
随着石油被不断开采,地球上的非再生资源变得越来越少,这是限制人类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每一次“能源危机”都与汽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厂商也不得不采用一些列措施来应对困难。未来,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和车身轻量化等方面会有更加优良的省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