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路最重要的是安全,所以无论车型宣传再好,再省油,操控再精准,底盘再厚实,配置再丰富,性价比再划算,如果不安全一切都白扯。所以安全措施永远是最重要的,你懂的!
今天要说的也和安全有关,涉及到大家关心的被动安全,防撞梁。
![2014-Volvo-XC90-Safety-Cage_Body_Structure_Extrication__.jpg]()
![58E0DD4DB69D25CF88AB85F6A7A4518171AEC289_size31_w1010_h399.jpeg]()
![]()
先来一段名词解释:防撞钢梁的主要作用是传导冲击力,当车子受到来自车头或车尾的冲击时,外力如果恰好作用在防撞梁上(注意是恰好,不在梁上没毛线用),防撞梁受力并进行传导,把冲击力传到它与车身连接的部位:车头为钢梁与纵梁上,车尾是尾部的车身底围上,而在钢梁和纵梁之间,通常会有一个小吸能盒的装置。
![]()
所以通常受到低速撞击后,大家能看到更换最多的配件不是防撞梁,大部分都是吸能盒。并且安全气囊也不会工作,但最近在中国市场却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注意,我这只列出了全球车型,这种车型是针对全球消费者开发出来,为了节省成本各个标准都定的一样。但在中国就不一样了:
![]()
如果你觉得骐达丧心病狂,那么这几辆怎么评价呢?
![]()
某神车
![]()
某邻国车
![]()
某美系车
![]()
不光是我们吐槽的日系,还有德系,美系,甚至自主。
![]()
当然,这里主要说的是后防撞梁。但对生命无比重视的欧美国家不但对前后防撞钢梁、ESP这些被动安全装置做了强制安装规定,有些国家还对倒车影像这种配置也规定强制安装!
人只能活一次,越是法规要求不明确的环节,越能体现出不同厂家对待消费者生命的态度。大家都知道商人都是逐利的,指望他们做慈善不现实。在没有强制法规约束的情况下,连油漆都舍不得喷的企业,你怎么能奢望多一根防撞梁?
![]()
但在我国很可惜由于我国特色并没有相关条例尤其是这方面的条例出炉。于是在我国不光一些药我们会在其他地方买,很多车主先行一步在某宝上自己“改装”车辆:买防撞梁!
以下引自某宝,如果有巧合,纯属雷同:
![]()
某宝上捷达一根防撞梁在几百元,加上人工费花费也不多。但很可惜的是防撞梁的安全系数和设计有关,和长度、力度、硬度有关,总之和设计规范标定有关。不是又粗又硬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你懂的!
![]()
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别人更加不会尊重你!
抵制减配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