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足球迷说起解说员会想起黄健翔,那么车迷和车手马上想到的赛车解说员则会是本文的主角——广东体育频道的张海宁。
从1999年正式开始参与赛车报道解说至今,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里,他不仅是中国顶尖的汽车赛事评论员,同时也是一名车手、车评人,还是赛车文化不遗余力的推广者。他见证了过去40年中国汽车行业——尤其是赛车行业,从无到有的巨变。
1曾经,与汽车最近的距离是香港汽车杂志
1974年出生的张海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广州仔。
张海宁的青春期,正值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的中国刚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一波接一波的新鲜事物,不断刷新老百姓的认知。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普及的汽车,对于那会儿的中国老百姓而言,就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新新物种。
少年时期的张海宁,就已经为这个新物种而深深着迷。
广州毗邻港澳,各种国外资讯十分发达,“中学的时候,我常常省吃俭用,将零花钱都攒起来买香港的汽车杂志,其实那会儿能买的杂志也不多,《车讯》、《汽车杂志》、《车主》,包括后来的《人车志》,我都买过。”张海宁说。
自嘲是“没耐心”的白羊座,张海宁对图文并茂的汽车杂志却是情有独钟,一本杂志翻烂了还在看——“每当一本杂志到手,闻着新印出来的油墨香,我都贪婪地吸收着杂志里的一切——因为这是我离汽车最近的距离。”
▲张海宁收藏了好几百本上世纪90年代的汽车杂志。
十几岁的张海宁,跟所有热血少年一样,对机械和速度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同时,为数不多的广东电视台的赛车节目,他也是每期必追。“每周我都用VHS 录像机把节目录下来,反复播反复看。”他说,“放学骑自行车回家时,我常常会想象面对着几万观众,模仿赛车解说员解说自己脑海里虚构的F1赛事: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F1摩纳哥站的现场……塞纳驾驶着他的红白万宝路麦拿伦赛车排在杆位起跑,驾驶红色法拉利赛车的普罗斯特紧随其后。信号灯熄灭,比赛正式开始,车手们冲向一号弯。塞纳后轮有空转,进入一号弯时被宿敌普罗斯特超越……”
▲1985年举办了第一场正规的中国汽车赛事。但当时国内赛车运动人才十分稀缺,最终仅选拔出两名中国内地车手和两名领航员。
2全国最早直播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电视人
1995年,刚刚从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张海宁,在当时的广东有线电视台当起了新闻主播。三四年的时间里,他又采又编,既扛大机器当摄像,也用采编机剪辑新闻……采编播全套技能,他都学了个遍。“那会儿跟着老记者跑两会、跟着市长去封卫生不达标的餐饮店、参与1998年抗洪救灾报道、解说世界杯……学习了很多很多。”张海宁说,“很感谢这三四年的积淀。”
▲早年间的锻炼和向前辈学习,让张海宁迅速成长起来。
1999年,台里要安排去法国直播勒芒24小时耐力赛,“当时我们频道的监制知道我一直喜爱和研究赛车运动,加上我自己的毛遂自荐,领导成全了我的第一次国际顶级赛车比赛的解说。”张海宁无不自豪地回忆道,“我们是全国第一批直播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电视人。”从这以后,张海宁正式开启了他的赛车解说生涯。
▲图为1999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直播画面,截取自优酷视频
▲1995年珠海街道赛现场。最后一张照片里都是明星哦,你看到了谁?
▲当时还在做时政新闻的张海宁,采访了珠海赛车场落成后的第一场比赛——万宝路中国珠海国际汽车赛。
经过了几年的磨练,他褪去青涩,开始在赛车解说界崭露头角。“1996年以前,中国内地每年只有一场场地赛车比赛可以看——珠海街道赛。而自从珠海赛车场1996年建成之后,场地赛就逐渐精彩热闹了起来。”张海宁娓娓道来。
▲2007年,张海宁跟随著名播音员王泰兴老师在拉斯维加斯共同解说美国冠军方程式CHAMP CAR
进入新世纪,北京京港赛道、上海F1国际赛车场、广东国际赛车场、鄂尔多斯赛车场……一个又一个拥有举办国际赛事资质的赛车场拔地而起,中国汽车场地锦标赛、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等等一系列“中字头”的国家级赛事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跟中国汽车市场连年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一样,汽车运动也迎来了它最好的时代。
▲每当有赛事,采访、解说成了张海宁的日常。
张海宁回忆,最让他激动的一场解说,还要数2004年的F1大奖赛上海站。这是这项顶级汽车赛事首次进入中国,“我坐在上海F1国际赛车场的直播间,跟以往坐在电视台演播室里看转播完全不同。”张海宁兴奋地说,“面对着全场十几万的观众,赛车就在脚下轰鸣,世界冠军近在咫尺……当观众因为比赛而兴奋,因为我的解说及时了解更多的信息,那种感觉,很棒!”
▲张海宁与众多F1世界冠军合影,左起图一为舒马赫、左二为不同时期的维特尔、右一为汉密尔顿、右二为巴顿、右三为罗斯伯格
▲左起为林立峰、张海宁、郭海生。林立峰与郭海生是最早一批场地赛冠军车手,均获得过中国汽车场地锦标赛年度冠军。
3三台车见证中国车市三个发展阶段
作为一个专业的赛车解说员,张海宁当然也会下场比赛。二十余年间,他比过大大小小接近40场比赛,甚至参加过国际级别的澳门格兰披治大奖赛。而各种车型他也都体验过,最新的市售车型、超级跑车,甚至于F1赛车,他都开过,自然而然地,他也成为了一名车评人。
▲童年的DreamCar——超级跑车迈凯伦P1,get!
▲梦想清单中的F1赛车也get了!
那么,张海宁自己开什么车呢?
1997年,张海宁拥有了人生中第一辆机动车——一辆铃木豪爵摩托车,这是他的心爱之物,是仅次于老婆的宝贝。
“那个年代有辆摩托车是很拉风的事情,还真没敢想买汽车。”张海宁说。然而,长期淫浸在赛车、超跑的世界里,你问他最想拥有什么?那当然还是汽车。
2002年,张海宁终于拥有了人生中第一辆汽车——一辆1.8L手动档的宝来。
“当时是想买老三样来着的,但是呢,捷达操控一般,桑塔纳样子不行,富康操控不错但又有点儿’肉’。”犹豫了半天,他始终没有下手。正巧碰上长春车展,他受邀去采访,“刚好全新宝来展出,我一坐进宝来的驾驶舱,哇,这设计,这手感,我就不想下车了。”张海宁说,“回广州我就找锦龙的朋友帮我订车,19.3万元,不加价,不用等,我记得很清楚。”
▲张海宁的第一辆车——一汽大众宝来
宝来可以算得上是当年最具先锋意识的一款车,它的slogan是:“驾驶者之车”。在当时看来,这句口号绝对是精准定位了目标消费群。
那个年代,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家轿,是不少逐渐富裕起来的家庭的最大梦想。张海宁说,选择宝来就等于选择了一种驾驶乐趣,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至少五年都不会过时。”的确,这台宝来他开了7年,直到2009年,他才将座驾换成了天籁。
▲张海宁的第二辆车是东风日产天籁。这时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更宽敞、更舒适的B级车,他觉得会是更好的选择。
2009年,美国陷入次贷危机,底特律三大正在寻求自保,德系品牌也因日系的崛起而备受打压,本土品牌虽发展迅猛但还未成气候,日系车一时风头无两。
说起为何会选择天籁,“因为它有V6啊!”张海宁脱口而出,“雅(阁)凯(美瑞)是不错,但我试过车以后还是更喜欢天籁,又安静空间又大,很符合我当时的需求。”
不过,张海宁的这台天籁并没开多久,2012年,他换了一辆奔驰E Class——二手的。
“主要是年纪大了,越发喜欢奔驰这种儒雅的气质。”张海宁调侃着说起他换车的理由,“买车更像买一种情怀,而不是交通工具。”
▲张海宁的第三辆车:奔驰E-Class
凭借多年打拼,张海宁也“不差钱”,为什么第三次换车时,会选择二手车呢?
“不仅我这次换的是二手车,未来换车,如果是考虑品牌升级的话,我大概率还会换二手车。”张海宁毫不掩饰地说,“第一是性价比高,尤其是豪华车,第二年的价钱就能跌超过10%,实在是太划算了!”他说,“再有就是现在人生活都好了,都经历过追新车、买新车的阶段,反倒一些情怀车,会更让人心动。”
他列举了圈内好友——知名车评人袁启聪,他经常会去相熟的二手车商那儿收一些老掉牙的二手车,“花半年时间拾掇拾掇,弄得漂漂亮亮的,开出街回头率比新车还高。”
▲袁老湿和他爱的情怀车。
▲2012年长城凭借哈弗的成功,一跃成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图为2012款哈弗H6。
“未来换车,你会换什么车?”
面对这个问题,张海宁沉思良久:“首先我应该不会换一辆纯电动车,里程焦虑依然是目前无法克服的一个问题。车型的话,我蛮想换一台旅行车,就是喜欢这种造型和感觉。品牌方面我倒是没有特别的偏好,甚至我觉得传祺、领克都很不错,尤其是领克,太漂亮了!十年前你说让我买台吉利,我一定会’切~’,不过现在,如果领克出一台休旅车,我想我会愿意买。”
▲张海宁的下一段旅程,希望有休旅车的陪伴。
▲吉利利与沃尔沃合资的年轻品牌领克,凭借新锐设计、沃尔沃同平台以及豪华车的品质,打破了长久以往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刻板印象。
4希望赛车领域也能出一个姚明
从1985年至今,中国汽车运动已经走过了33年。最初的京港拉力赛,就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跟着车轮带起的疾风,一路吹遍了神州大地。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统计全国一年到底有多少场汽车赛事,更难统计到底有多少位赛车爱好者。就拿珠海赛车场来说,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各种比赛。而考取中汽联最初级的赛照——临时D照的车手人数,这个数字也在每年逐增。
▲张海宁如今早已是一名有执照的赛车手了!
张海宁认为,赛车跟篮球、足球、游泳、跑步一样,是一个健康而积极的运动,“其实有很多因为不了解而误解了赛车运动。以为赛车运动就像那些商业娱乐电影如《速度与激情》中所描绘的那种违法的危害道路安全的街头飙车。实际上,赛车运动是一项能让人学到无数知识,培养高级驾驶技术,还能反过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健康的体育运动。”张海宁说。
▲张海宁不仅讲赛车,还玩赛车。图为张海宁参加的东望洋澳门格兰披治大奖赛。
而作为一个赛车人,张海宁最大的遗憾就是还未看到一个像姚明之于NBA 一样的车手出现在国际赛场。“由于有了姚明,连菜场大妈都知道了NBA,所以我也希望未来在F1赛场上,能够看到中国车手的身影。”
▲张海宁一直都很关注青少年的汽车运动基础教育。图为黄禧正,目前正在欧洲参加欧洲卡丁车锦标赛。看到他,张海宁似乎就看到了多年前那个攒钱买汽车杂志的小小的自己。
“当然,赛车的确很烧钱,也很复杂,易熟难精,可能未必会像篮球那样容易培养优秀运动员,但是我依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了解赛车。”张海宁说,“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大家都骑自行车,现在几乎人人家里都有汽车,但未必人人都懂行车安全。赛车运动的普及,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车是有极限的,车在失控的情况下,如果驾驶者操作不当,或惊慌失措,会是多么危险。”
▲卡丁车是普通人接触赛车的最佳选择。
说到这里,张海宁既严肃又认真,“且不论自动驾驶现实可否,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车还会是我们长久的伙伴,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车、爱好车,把埋藏在心里的对速度的向往投入到正规、安全、健康的赛车运动里,学习更多的高级技术,而不是街头飙车,那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么?”
【DA手记:张海宁或许代表了70年代的精英阶层,他们聪明、勤奋,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同时具有独特品味。他选择的三款车,正是这个人群的一个写照:消费升级、需求升级、心态升级。第一次买车,是从摩托车换成当时最新款的轿车,这体现了消费升级;从A级车换成B级车,则是一次用车需求上的升级;而第三次从一般品牌换成豪华品牌,从买一手车变成买二手车,则是除了品牌升级之外,还有一种消费心态上的升级:不是没钱才买二手车,而是懂的人才买二手车。而这,实际上也代表着一部分中国汽车消费群体在观念上的进步——买车不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张海宁收藏了超过50款车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赛车。
而他作为赛车从业人员,从他的职业轨迹中,又清晰地看到了中国汽车运动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上而下,由外及里。从1985年第一场京港拉力赛开始,到F1进入中国,再到各种赛事遍地开花,以及现在卡丁车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推广,他都在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地普及和推动中国汽车运动文化的发展。
最后,希望他的愿望早日实现,中国的F1车手在哪里?或许就在我们的孩子当中。】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