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吉利汽车在位于浙江宁波慈溪的吉利研究总院正式对外曝光了吉利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BMA基础模块化架构,该架构专门针对紧凑型车型开发,可适用于A0至A+级,涵盖SUV、轿车、CROSS车型、以及wagon和MPV等多种车型。这个属于吉利的全新模块化架构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立马往下看!
![]()
【BMA架构由何而来?】
BMA 英文名全称B-segment Modular Architecture,是吉利历时4年,汇集全球20多个国家近百位拥有丰富模块化架构项目研发及管理经验的专家,由吉利全球四大研发中心,15000多位研发设计人员共同打造。
![]()
该平台借鉴了国际成熟、领先的模块化架构的开发理念和开发流程,是吉利继与沃尔沃联合开发CMA架构之后首款完全由吉利自主研发设计的、符合国际化技术标准的紧凑型基础模块化架构;如果说CMA架构是吉利在沃尔沃技术上的学习汲取,那BMA架构则是吉利的一场“个人秀”实践。
简单来说,BMA架构可以理解为百变的智能造车魔方。一辆汽车的动力模块、电器模块、底盘模块、车身模块等都可以如积木般随意组合,各模块接口在架构设计之初就实现了标准化和共享化,因此研发人员能够轻松的在同一个架构上实现不同模块的自由组合与搭配。
【BMA架构有哪些特点?】
1、多级别、多类型车型开发
BMA模块化架构具有高度灵活的可扩展性,可适用于A0至A+级,涵盖SUV、轿车、CROSS车型、以及wagon和MPV等多种车型;轴距拓展范围2550——2700mm,轮距拓展范围1500——1600mm,车长、车宽也可以根据造型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2、极致的空间利用率
BMA在车内空间利用率方面更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车长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领先的车内空间利用率,通过动力总成、悬挂系统、座椅高度、人机工程、零部件布置的优化,保障最大的乘坐空间。
![]()
3、匹配多种动力组合
通过开发模块化悬置系统、模块化冷却系统,可搭载1.0TD、1.4T、1.5TD等多种形式的汽油动力和PHEV、HEV、MHEV等新能源动力,满足未来电气化趋势,引领新能源行业发展潮流。同时,BMA能够做到传统动力、与新能源动力车型的同步开发和同步推出。
![]()
4、先进的主被动安全设计
领先的高安全结构设计:70%+ 高强度钢比例,20%+ 热成型钢比例,可满足欧标和国标的“五星”安全碰撞标准;率先实现行业领先的L2级自动驾驶,未来可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搭载HID高度智能驾驶硬件,实现更多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BMA架构优势在哪?】
![]()
1、快速复用
模块化架构在标准化、共享化、参数化设计上的突出优势,相比传统平台,实现跨级别、跨类别产品的快速复制,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同时使研发成本相比传统平台降低20%~30%,也使新车研发时间缩短至18-24个月,相比传统平台研发速度提升近1倍。
2、高达70%的零部件通用率
有效地减少了研发过程中反复验证的相关工作,也有利于供应商不断提升零部件性能以及质量。
3、兼顾传统动力与新能源动力
平台时代,一个传统动力车型若需要拓展成新能源车型,需要在平台进行大量的设变工作,不仅效率低下,也容易产生研发风险。BMA架构完美了规避了上述问题,能保证新能源车型的各项性能和品质均不逊于传统车型。
【BMA架构目前有哪些应用?】
![]()
![]()
首款轿车——吉利缤瑞
采用吉利全新设计时光竞速美学理念,主打智能、运动的A+级轿车细分市场,全新的运动风造型设计、领先的智驾科技以及动感的驾控体验将为新势年青族群带来活力带感,轻松自在的用车体验。
![]()
![]()
全新A级SUV——SX11
根据此前曝光的信息显示,搭载1.5TD发动机的SX11百公里加速成绩仅为7.9秒的成绩,超过了1.5T宝马X1的10.5秒、1.6T奔驰GLA的8.5秒以及1.4T奥迪Q3的9.2秒(三款车型测成绩均为该品牌官方数据),展现出极为强悍的加速性能。
总结
从丰田TNGA、大众MQB/MLB、宝马UKL/CLAR、雷诺-日产CMF等架构情况来看,车企在全球化市场布局上的成功离不开模块化架构的开发,当企业站到一定的高度,比如吉利突破百万年销量之后,打造模块化架构生产已经成为其冲击更高目标的重要依托。作为中国汽车品牌进军全球市场的先锋旗手,吉利的发展因使命而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