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缸哥撰写了“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出炉:通用成唯一亏损车企,众泰表现亮眼 ”这篇文章,很多朋友在看完各大车企的营收额和利润后,尤其是在中外车企进行对比后,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并不看好,信心全无。今天缸哥整理了2017年度国内大部分自主车企的研发投入费用,其实从研发投入比来看,我国自主车企与国外车企的投入比例基本一致。
上汽集团母公司
研发投入:63.41亿元
研发投入占比:11.08%
从事自主品牌乘用车、商用车业务的上汽集团母公司的营收572.28亿元,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却达到了63.41亿元,这样高的比例在世界车企中排名第几?国外车企中研发投入比最高的宝马也不过6.19%。虽然在研发投入金额方面,上汽还无法与宝马相提并论,但如果持续以这样的投入比例发展下去,那么上汽自主未来的发展相当值得期待,也足见上汽为掌握自主核心技术而不惜重金。
比亚迪
研发投入:62.66亿元
研发占比:5.92%
比亚迪2017年营业收入1059.15亿元,在研发投入上比亚迪紧随上汽集团(母公司)之后。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比亚迪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有目共睹,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比亚迪想必也不敢公开宣布自己的“542战略”,即百公里加速在5秒内、全时电动四驱、百公里综合油耗低于2L;而在燃油车领域,比亚迪推出的宋Max持续热销,这背后除了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外,底盘技术的研发同样功不可没。
长安汽车
研发投入:36.31亿元
研发占比:4.54%
长城汽车
研发投入:33.65亿元
研发占比:3.33%
除了上面这些在研发方面投入较多的车企外,其它自主车企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鲜有再超过30亿元的,包括在新车市场上风头正盛的吉利汽车,其2017年虽然取得927.61亿的营收,但在研发方面仅投入了3.31亿元,这样的数据也让网上再次出现了吉利“新瓶装旧酒”的言论。
总结:
对于自主车企来说,随着汽车股比的逐渐放开,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汽车行业的破产兼并无法避免,势必要消失掉一批车企,而纵观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手中握有自己核心技术的车企往往运气不会太差,而核心技术的背后需要的是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也许花哨的营销手段会很快拉升业绩,但饮鸩止渴式的发展早晚会令企业陷入绝境。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