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位朋友发来的消息瞬间驱散了我的睡意:
“大G要出2.0T啦!我要买大G,我要当渣男!”
我一时竟无言以对,只能连打出几个问号,同时我心里冒出了两个问题。
这位朋友买个G-Class就图当个渣男?G-Class怎么能推出2.0T的版本?
![]()
对啊,怎么能有四缸的G-Class!G-Class在我心中是硬派越野车型的图腾,它是自带光环高高在上的,G-Class就应该有一个大排量发动机!我越想越生气,奔驰是不是接下来还要给G-Class来个48伏轻混,最后变成纯电?
我很快又冷静下来了。
![]()
仔细想想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小排量涡轮增压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大趋势,所有的汽车都应该变得更干净环保,G-Class也不例外。而G-Class的2.0T版本还能够大大拉低其起售价格,消费者们跟大G的距离,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遥远。
可我又在想了,奔驰推出2.0T的G-Class,我们身上是不是也有一些责任呢?
![]()
还有多少人依旧把G-Class当成硬派越野车?
![]()
“渣男开大G”、“大G进故宫”这些话我们应该也耳熟能详了。我们现在对G-Class车主的印象是什么——是家室显赫、腰缠万贯,开着G-Class的ta,一定能吸引很多的追求者。但在最初,G-Class车主是一帮热爱户外,目标征服自然的人们。
我身边有很多女性朋友都很喜欢G-Class,有甚者还表示以后一定要找个开G-Class的对象。但当我问她们喜欢G-Class哪里的时候,她们普遍都表示G-Class有着霸气的外观能给她们带来硬汉的联想。
但没有任何人会提及G-Class三把锁的强大性能,能够带你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这样看来,人们更想在G-Class身上得到的并不是多么出色的越野性能,G-Class身上的标签、给车主带来的附加值,才是人们在G-Class身上想得到的东西。
![]()
最新款W464的G-Class已经将前桥改为独立悬挂,提供了更好的公路舒适性和更加豪华的内饰设计。其上市后一车难求的现象我们有目共睹,W464在2019年创下了3,5万辆的年度销量纪录,而此前的最高年度销量是2017年创下的2.2万辆。
![]()
而对比牧马人,甚至说是吉姆尼,它们都依旧在坚守着作为硬派越野车的底线。奔驰不是不明白整体桥能保证充足的离地间隙,能提供更强的越野能力,但他为了公路舒适性放弃了这一份作为硬派越野车的坚持罢了。
如果奔驰甚至把G-Class的三把锁取消掉,改为承载式车身,后桥也改为独立悬挂。彻底将G-Class改成一台具有越野车外型的城市SUV,再把售价进一步拉低,这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去买单?
![]()
奔驰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了。
![]()
代号W222的S-Class中期改款后推出了2.0T的入门级车型,当时也是争议不断,车迷们纷纷指责作为豪华D级车标杆的S-Class怎么能用四缸机。但对于能用更亲民的价格购买到S-Class,消费者们是乐此不疲的。
![]()
北京奔驰AMG A35简直是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做的一款车,它是有史以来账面数据最小,价格最亲民的AMG车型。我甚至能感觉到AMG丢掉了光环,从天上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总有人说43这种不带“一人一机”的AMG不是真正的AMG,那35的AMG呢?国产的AMG呢?人们真的需要“真正的AMG”吗?人们真正需要的难道不是“AMG”这个名字吗?
每当奔驰作出这样一类的决定时,总有许多车迷站出来骂骂咧咧,指责奔驰丢掉了初心,现在的奔驰已经不是从前的奔驰了。
其实奔驰很明白——坚持初心的另外一种说法叫做固守己见。
![]()
我们已经越来越不需要G-Class能够越野,我们需要G-Class来展示自己硬汉帅气的形象和雄厚的家底。
我们已经越来越不需要S-Class有大排量,我们需要S-Class来展现自己的身份地位,让自己在生意场上得到认可。
我们已经越来越不需要AMG有多强劲的性能,我们只需要AMG的名字来告诉别人“我可不好惹”。
G-Class也好,S-Class也好,A35也好,其日益上升的销量证明了我们市场的消费者们其实并不需要那么纯粹的东西。
![]()
总是有人说,奔驰的某些做法伤害了车迷们的感情。但是这帮天天喊着纯粹驾驶、情怀传承的车迷,有多少人能给奔驰的销量作出贡献呢?其实奔驰也很明白——消费者和车迷并不全是同一批人。
需求决定生产,奔驰的做法无可厚非,消费者们需要更舒适,需要价格更亲民的G-Class,所以奔驰就这么做了。车企或许也想坚持初心,但是车企更想继续生存。
所以要怪就怪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保持纯真,我们很难只为车子的本身去喜欢上一台车。
![]()
事到如今我已经很难再跟别人解释——G-Class=极致的越野车≠渣男。
现在的奔驰是否还是从前的奔驰我不知道,但我们已经不是从前的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