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两个“瓜”常吃常新,一个是特斯拉,另一个就是贾跃亭。昨天,乐视网股票被终止上市后,引来不少吃瓜围观群众。作为新势力的旗手,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在微博发表了对乐视模式的看法,稍微翻一下就是:人是好人,事儿也是好事儿,但没做好。
![何小鹏微博评乐视,反被“吃瓜”?]()
没想到,何小鹏的话一说,又引起了很多群众二次吃何小鹏的瓜。简而总结就是“先做好自己的事儿,再说别人”。
![何小鹏微博评乐视,反被“吃瓜”?]()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何小鹏,已经不是第一次心直口快了,无论此前对造车认知的迭代,还是财富自由后的“苦恼”,甚至掀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遮羞布”,直言C端销售数字。当然,其对特斯拉的认同和挑战,更是坦荡荡、赤裸裸。
其实,乐视当年风生水起、如日中天的时候,照样有人提出过异议;在融创与恒大想接盘的时候,同样有人看不懂,不看好;现在乐视网“靴子落地”、贾跃亭回国无期的情况下,不停有外围群众吃着乐视的瓜。但同样是吃瓜,如果同行吃同行的瓜,好像有人就接受不了。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互联网界“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彪悍作风是与多年来汽车圈表面和谐、暗中扎针的做法有些不同。特别是,互联网倡导的开放、共享的精神,与汽车圈相对封闭、保守的思维更是“犯冲”。
以特斯拉为例,当年横空出世的时候,中国很过官员都亲临考察,商贾名流也都趋之若鹜,钢铁侠马斯克也被“封神”。一时,“中国为何出不来特斯拉”成为国人反思的焦点。要不怎么有后来的“造车新势力资质审批开闸又关门”的特色现象呢。说到底,在很多人的惯性思维里,汽车圈和互联网圈还是两个圈子,两个文化。
但事实上,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已经上路,且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是愿不愿意相互接受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能力去相互融合的问题。换言之,谁的融合能力强未来的话语权就在谁手中。
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软件定义汽车”的描述,也不止一次看到新势力(按照何小鹏的说法,特斯拉也算新势力)的车主用了智能汽车后,就回不去了的案例。就在今天上午,新出行还报道了一位“小马哥”的车主,拥有6辆智能电动汽车,这就是鲜活的例子。
当然,无论怎么融合,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属性的安全、舒适的一面是不能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