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有话说】在摩友群里见到一张有待证实的网传截图,是一个头像为“平安果敢”,以缅甸人的口吻透露的消息。说的是缅甸官员与国内相关部门签署了一项贸易协议,国内因违章上路被罚没的8万辆摩托车,将以每辆550元计价出口给缅甸。
果真如此的话,总共8万辆价值4400万元的中国“二手摩托车”飘洋过海到缅甸,将要浩浩荡荡奔跑在缅甸的城镇村庄。文中说缅甸政府将低价把进口来的中国“二手摩托车”销售给本国各地农民,看来这也称得上是缅甸政府的惠民扶贫工程了。
再看看消息发布源头,并不是很多人知道“果敢”这个地方的,特别是没有去过云贵的北方人,听起来就像是南方人对西伯利亚的感觉。看了地图方知是紧挨云南,生活着很多说汉语,写汉字,相传是南明后裔,现在自称是“果敢民族”的一个地方。
跟摩友们的反应一样,对这张截图内容不敢一下肯定。于是托了朋友查证了一番,发来的截图头像背景是缅甸旗帜。邮箱地址也有,名称还挺正式的,叫做“缅甸掸邦第一特区”。(这个“掸”字用在这里念“善shan”音,不是念“鸡毛掸子”的那个“胆dan”音)
百度一搜,这“第一特区”是缅甸北部“掸邦”四个高度自治的“特区”之一。并且高度自治到都拥有自己的武装军队,也是真刀真枪和缅甸政府军拼过高低的。具体历史渊源各位摩友可以自行问度娘,我就不用多说了。总之,看起来这个“平安果敢”应是个具有当地官方背景的互联网媒体。
不过,这不是本文要说的重点。重点是“二手摩托车”能不能出口,因为以往我们都知道不少中国摩企出口海外的是新车,缅甸也是常年进口中国摩托,但还没闻听旧车出口的。因此慎重起见,再次查询,一查还真是找见了国内有关部门二手车出口的相关政策,并且已经在2019年正式启动了。
商务部确定的首批二手车试点地区有北京、天津、上海、台州、济宁、广东等十个省市地区,这就是说在政策层面这十个省市地区都有二手汽车、摩托车的出口权限。
2019年7月,广东率先实现了数量为300台,金额为250万美元的全国首批二手车出口,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此,我们通常理解为这是二手汽车的出口,毕竟国内二手汽车行业无论是规模还是运营,都早已成熟。
那么,二手摩托车出口有没有呢?老实说,我没有找到相关报道披露。但看到在一家外贸论坛上有人询问“怎么出口二手摩托车”,看来问话之人手里是握有可观的二手摩托资源的。
那么,根据我们摩友的经验常识,能拥有很多旧摩托车,但又没有车辆手续的,那就只能是各地收缴停放旧车的停车场,而不是零敲碎打的二手摩托车行。譬如位于广州番禺区沙头街的“五类车”场。
以往对于报废和罚没的摩托,都是相关部门以车辆损毁的方式来避免再次不法流入社会。
这种蓝翔技校式的国情方式比起人工抡大锤的原始手段当然是更加彻底,效率更高。但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来说,又是巨大的浪费。
后来也有实行废旧资源回收二次利用的,这总比一股脑全塞进炼钢炉里要科学合理的多。至于切割拆解下来的零部件用途去向,坊间也略有一些传闻,详情我也不知。
还是话题说重点,前面说的8万辆违章罚没摩托,咋一听不禁让人疑惑哪儿来一下有那么多的呢?可是吧,一则旧闻报道又让人不能不信,平均每天扣车2143辆。时过境迁,减十倍好了,每天扣车200辆还是可以做到的吧。声明!我举例说的是禁摩效率,并没说的就是深圳。
见识总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比起禁摩罚款扣分的更可怕是禁摩扣车被不法倒卖。
对于我们开拓海外市场,出口二手摩托车这没一点错,比起抡大锤上铲车回炉是一大进步,还阻断了禁摩罚没摩托被不法倒卖的黑道。人家缅甸进口我们的二手摩托也没一点错,这能让更多当地农民改善交通条件,骑着摩托走出穷乡僻壤,是安邦利民的善政。
但我想要说的重点是,对于真正违反国家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正规予以违章罚没处理的摩托车主们,那就是给国家出口创汇做贡献了,这没啥好说的。可是对于一些禁摩城市现在又成为二手车出口试点地区,然后因为地方禁摩给罚没扣车的车主们,要是自己的爱车就这样改名换姓走在异国他乡,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