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决定结局,能存活下来的品牌必然能够高瞻远瞩。
记者|石劼
剪辑|魏青松
比起上一期的合资品牌死亡名单,或许自主品牌的诺亚方舟船票席位更为扣人心弦。
走过2009年的大爆发,走过2013年的SUV巨潮,自主品牌将乘用车份额锁定在43%至45%,亦有吉利比亚迪这样为国际瞩目的明星涌现,原本堪称是辉煌岁月。只是塔那托斯的暗影每每藏于金碧之后,盛世其下却是九死一生的危局。
合资车企廿仨之数,自主品牌历数过百,于是,围绕合资企业我们多半问“谁会死去”,而自主品牌只好问“孰能存活”。
FCA马尔乔内、吉利李书福、长安朱华荣、广汽肖勇……尽皆预言过未来全球或国内能留下的车企数量,从减半到仅剩三家等不一而足,然则共同点都是“洪流将至,方舟一票难求”。
世人惯于看好眼下气盛玩家,故而业界预测“笑到最后”多半集中在吉利、上汽、广汽等。亦有推崇独门绝技者,或以新能源押宝比亚迪,或以SUV下注长城。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欲求终极胜者的轨迹,毋宁回顾前几轮自主领军者取胜之道。
1998年前后,奇瑞吉利等起于微末,后借小车谋得一席之地,十年以降倒逼合资车价位下调以臻亲民。自2013年始,SUV风暴袭来,长城长安异军突起,比及吉利2016年以后来之势发力SUV,亦尽享红利。若放眼远瞻,则新能源与自动驾驶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是故蔚来、SF牵动中外眼球。
至此可悟:雄霸之道非守株以待时运,实乃高瞻远瞩为纲领、稳扎笃行为步履。哪家自主品牌能持久不衰,必定是目光长远、潜心锻造体系的寥寥几家。
四句箴言,总括真谛:格局决定结局,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疆界,态度决定高度。
THE END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