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在华业务的“死亡倒计时”实属悲剧,同时印证了优胜劣汰法则的亘古不变。(详细文章请戳:还没等我们拆,这个品牌就凉了!)在铃木退出中国闹得沸沸扬扬之际,斯巴鲁这边也有了大麻烦。
![]()
在关税降低的前提下,没有国产的斯巴鲁等来的并不是销量上涨的好消息,而是收到了中国经销商们的群起攻之,还在网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信件内容里称,由于销量的持续下滑,斯巴鲁品牌大部分经销商都处于亏损状态,一些门店不得不引入其他品牌分担成本,甚至陆续关闭了一些严重亏损的门店。
![]()
对此,斯巴鲁不得不“被逼”拿两个亿出来补贴中国经销商,以解燃眉之急。这两个亿一半用于2017年全年的销售补助,另一半用于今年的销售补助,每卖一辆车的具体补助金额为3300元。作为一个小众品牌,居然要拿出2亿元来补贴经销商,可见斯巴鲁在中国的艰难,不然经销商又会起来造反。
![]()
但此举对于斯巴鲁在中国的现状来说,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斯巴鲁在中国的销量可谓是逐年下滑,今年5月份,斯巴鲁在华销量为1,880辆,同比下滑22.6%,前五月累计销量更是同比大幅下滑31.2%,仅12,450辆,预计今年斯巴鲁在华销售将跌破三万辆,是日系车中在华表现最差的。
![]()
斯巴鲁进入中国14年,起初还能凭借独特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及全时四驱混得风生水起。但伴随中国车市消费升级,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斯巴鲁的问题暴露无遗。
1、车型少
目前,斯巴鲁在华上市的只有森林人、XV、傲虎、力狮这四款车型,其很多新车在美国市场销售,却迟迟没有进入中国,而同为进口车的雷克萨斯也没有国产,车型比斯巴鲁丰富得多。
![]()
2、配件及维修价格居高不下
斯巴鲁一些维修配件以及工时费的价格甚至比传统豪华品牌还要贵。早前就有央视曝光斯巴鲁对于汽车零部件“只换不修”,无疑给斯巴鲁车主带来的是维修成本的大幅增加,即使零部件关税下调至6%,只换不修的保养成本也很高。
![]()
3、配置过低
拿目前斯巴鲁旗下销量相对还算不错的森林人为例,最低配车型官方指导价达到了22.38万,电子手刹、自适应巡航、自动驻车、电动后备箱、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分区空调等实用配置全部缺失。这样的产品力,消费者怎么可能仅为了一个“进口身份”而盲目选择?
![]()
4、安全质量问题频出
近一年的时间里斯巴鲁汽车就因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实施召回车辆达30万台,相当于近6年来斯巴鲁在中国销售的全部车型。仅2018年上半年,就因各种原因发起召回3次。虽然说召回是企业负责任的体现,但是频繁的召回,难免让人对车辆的品质心生怀疑。
![]()
5、营销手段落后,宣传不到位
斯巴鲁除了韩寒的代言,在其他地方的投入并不多,而且也并有新奇的宣传出彩点。所以由于宣传投入力度太小,4S店也少,以致于很多消费者在选车时,根本想不起来还有这么个品牌存在。
![]()
斯巴鲁与马自达有些相似,都有着对技术的执着和匠人精神,受众群体虽然不大,但也有一批粉丝。不过由于自主品牌的崛起,BBA等豪华品牌价格不断下探,导致这些以“匠人”精神打造产品的日本小众品牌体制僵化问题越来越凸显。斯巴鲁要从外观、内饰都力争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和使用习惯,才能跟得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