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北京的蓝天白云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不少地方还在下暴雨:
还有这样:
雨季来临,关于电动汽车通过过水路面的安全性再次引发关注。因为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水是高导电的物质,而电动汽车则是完全以电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那么电动汽车在雨水天气里是不是安全呢?电动汽车的防水性怎么样?
首先我们都知道,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一般是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无论是进气还是燃烧都需要新鲜空气作为支撑,所以进气机构和排气机构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为什么燃油汽车进去积水较深的路面时,容易被水堵死进气机构或排气机构从而导致熄火:
![]()
这样:
![]()
而电动汽车的电机更工作原理则完全不需空气作为支撑,反而因为电的危险性和特殊性,需要在完全密封的状态下进行工作。所以电机的防水处理要求很高,几乎不存在雨水进去电机工作仓与电流进行接触的可能性。
比如说比亚迪e6在太原雨季时,变身滴滴打“船”:
同级别的纯电动汽车往往会比燃油车重不少,其原因就在于动力电池相对较重。所以厂商一般会将动力电池置于汽车底部,同时会在电池外部增加树脂等材质进行防护处理,但其主要目的并不是防水,而是防磕碰。那么置于底部的动力电池,只要经过涉水较深的路况,总是难以避免和水接触,这个问题在研发之初就被考虑到了。
但是,车毕竟不能当船开,比亚迪盛世路骐4S店售后技术总监梁雨表示:“一般的雨量不会影响电动汽车的正常行驶,即时路面上有一定积水,但只要不超过20cm,都是没有问题的。拿比亚迪e5举例,当路面积水量超过20cm(电池包高度),雨水就会和电池组铝合金护板接触,雨水呈酸性会氧化铝合金护板,长时间侵泡就会造成潜在的危险。另外,电池包插座离地35~40cm,一旦进水将会非常危险。”
![]()
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也非常重视。早在2001年我国就开始实行了纯电动汽车的相关标准,并在15年发布了《汽车蓄电池行业规范》。历经数年发展,未有一例因雨水引发漏电的事故,很多纯电汽车的动力电池都已达到IPX7级别,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一定水压下,可以保证不会进水或因进水而损坏。
虽然电动汽车的涉水安全性是可以有效保证的,而且不存在燃油车因雨水堵塞进出气机构而熄火的风险,但是在通过涉水路况时,还是要注意安全,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些汽车涉水技巧:
简单来说就是一看、二探、三通过。
一看:在通过涉水路况之前,我们可以先在涉水之前看看前车或者行人的通过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可以安全通过。
二探:在没有前车或行人作为参照物的时候,我们应该以路基等其它参照物作为参考,必要时则需要下车用雨伞树枝等查看水深。
三通过: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缓慢通过涉水路面,并时刻关注水深和水势,一般超过轮胎一半高度的时候,就不再适合通过了。
最后,电驹小编提醒一下,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一定不要磕碰,如果磕碰了有破损,涉水时有水顺着破损处进入电池包,那么整个电池组就废了。
因此,如果您真想把电动汽车当船开,体验一把刺激感,那就在涉水前检查一下底盘,电池包有没有漏进水的缝隙。否则还是不要冒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