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当天,东风日产办了一场别具意义的生日会。
全国重量级的汽车媒体记者都来了。
来干什么?不是来参加派对看表演,而是到东风日产自己的企业大学学习交流来了。
15年,5475天,东风日产从行业的一只丑小鸭,到产销突破百万辆、产值突破1600亿,用户保有量接近1000万的行业领先者。可以说,东风日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业史。
那下一个15年,东风日产将有什么规划?在场的媒体都十分好奇。
东风日产也没有藏着掖着,很大大方的公布答案,是文化和技术。文化要传承,技术要创新。
![]()
借用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陈昊的话,“技术创新”、“文化传承”的双核驱动发展路线,是东风日产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针。技术是企业这艘大船远航的动力,文化则是它的压舱石,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才能保证东风日产最终能抵达目的地。
![]()
2018年,是东风日产正式进入日产智行科技(NIM)行动元年,东风日产将在智能动力、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全方位发力。
智能动力方面,从今年北京车展“轩逸•纯电”亮相开始,日产最先进的EV、e-POWER和VCT等动力技术都将陆续导入,至2022年将导入不少于5款电驱动车型,挑战销量30%的电驱动化占比。
智能驾驶方面,东风日产将逐步导入先进的ProPILOT、ProPILOT Park等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中国市场自动驾驶技术的先行者。东风日产计划:2019年,开始逐步导入高速公路单车道自动驾驶技术;2021年,开始逐步导入高速公路多车道自动驾驶技术;至2022年,实现复杂城市道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
智能互联方面,东风日产把握汽车产业发展潮流,顺应“网联化”行业趋势,利用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优势,依托日产全球研发实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重拳布局智能互联,以独有的智联基因,反哺全球。
而在15岁生日会当天,东风日产自主研发的“智行+”车联系统正式发布。
![]()
它其实就是东风日产整合了互联网、IT、AI行业“头部资源”,打造的一个业内领先的车载互联系统。
车载互联现在大家都在说,也都在做,但是多见于自主品牌的车型上,东风日产是目前主流合资车企中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车联系统,它拥有当前最开放的应用生态和疾速在线更新的迭代功能,东风日产希望为用户带来极致的智能交互体验。
简单说,“智行+”车联系统可实现人、车、互联网的全面互通,搭载智能语音控制、车载全时导航、远程实时监测、24小时随心娱乐、车载Wi-Fi热点、流量无忧等6大前沿智联科技,为车主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服务。
一直以来,合资车企在产品领域都是外方说了算,这次日产竟然同意旗下所有车型都搭载中方研发的车联系统,这充分说明在互联网领域,中国人做到了世界领先,老外刮目相看。
毫无疑问,汽车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互联网流量入口——可能是继手机之后第二重要的。如何占领这个重要的流量入口,对互联网公司而言,是生死攸关的重大战略。所以,这次东风日产振臂一挥,互联网巨头应者云集。
东风日产再次印证一个道理——出行这个行业的未来是牢牢掌握在主机厂手里的,哪怕是互联网巨头,也只能充当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
无疑,“智行+”车联系统会让东风日产更有竞争力。
生日会当天,东风日产发布了首款搭载“智行+”车联系统的车型——劲客智联版,新车共有两款车型,售价13.23-13.73万元。
![]()
劲客智联版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这个“智行+”车联系统,相比原来的车型版本,价格小幅上调了3000元,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至于东风日产旗下的其他车型,未来一年都会搭载这个车联系统。
在技术创新、文化传承的“双核驱动”发展路线指引下,东风日产在生日会当天再次重申“到2022年,挑战合资品牌TOP 3”计划:到2022年,东风日产销量达到160万辆,在合资非豪华阵营中市场占有率超12%,盈利能力达到行业前三,品牌好感度、客户满意度、企业经营质量、产品质量均进入前三。
![]()
显然,这是个远大的目标。除了合资品牌市场占有量已趋于饱和外(最近两年,合资品牌受到豪华品牌价格下探和自主品牌价格向上的冲击,销量难以增长,未来竞争必定是存量的争夺),国内还有大众、别克这样强劲的对手存在(别克最近复活停掉没多久凯越,或许就是基于合资品牌未来的发展的判断)。
但是,对15岁的东风日产来说,未来的结果是否真的能如愿以偿,现在都值得为更好的未来拼一把。
毕竟,15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文 | 李健波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