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沃伦·巴菲特
从蔚来仅仅交付了十辆新车,到威马被曝大范围退货,对于“新造车势力”而言,现在正是危机四伏,充满着恐惧的时刻。
一夜之间,似乎外界对于“新造车势力”的看法发生了大幅度的转变,哪怕曾经最坚定的支持者们,也开始出现了动摇。甚至一度有评论认为,“2019年就是新造车势力的大限”。
尽管快评君对所谓的“新造车势力”一直持有谨慎的怀疑态度,但眼下舆论形势的急转直下,似乎又把问题推向了另一个极端。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股神巴菲特的这句格言在资本市场被奉为“圣经”,其实在其它市场也不矛盾。毕竟,在以人为参与主体的市场上,有些规律在冥冥中具有共通性。
不知拜腾是不是也领悟到了这层奥义,在另外两个新势力造车巨头“蔚来”和“威马”均被曝出不利消息的当口,“逆市”举行发布会,推出其第二款概念车和直销计划。
Part
1
相信不少人和快评君一样,在收到拜腾发布会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错愕”。
毕竟,在9个月之前,去年的9月7日,拜腾在上海举行发布会,宣告品牌创立之后,拜腾这个品牌似乎就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此番,在上海CES开幕之际,拜腾突然宣布推出第二款概念车,确实出人意料。
“我们就是PPT造车”,在拜腾发布会现场,拜腾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戴雷“语出惊人”。一直以来,外界的质疑,和对“PPT造车”理念的批评,显然触动了戴雷的神经。
不过,戴雷话音一转,说此“PPT造车”非彼“PPT造车”。戴雷所说的意思,是指Product(产品)、Production(生产)、Technology(技术)。
除了产品和技术之外,戴雷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生产(工厂)”和“资金”两个关键要素。
在戴雷看来,自有工厂和自有技术,是拜腾与其它“新造车势力”相比最大的优势。
2
据悉,拜腾的南京工厂按照工业 4.0 标准打造,占地 1200 亩,规划年产能 30 万台。而拜腾南京工厂的试制车间已经完工,总占地 800 平米,包含焊装线和总装线。
根据计划,今年10 月,拜腾南京工厂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将完工封顶,进行设备进驻;2019 年上半年将投入预生产;2019 年底将实现量产。
通过自建工厂进行造车的方式,对于资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从拿地建厂,设备运营到整车下线,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所需的资金都是天文数字。
这一点,外界知道,戴雷们无疑也相当清楚。
在发布会召开前夜,拜腾宣布完成了B轮5亿美元的融资。主要投资人包括中国一汽集团、启迪控股、宁德时代、江苏“一带一路”投资基金等,融资规模高于预期。其中,有消息称,一汽此次投资整体金额约为2.6亿美元。
.
3
相比融资的金额,拜腾此次的投资方,更值得关注。
“共和国长子”一汽集团,和国内动力电池领导者宁德时代的入局,让拜腾此次融资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对于“新造车势力”而言,最欠缺的,除了资金等资源之外,就是“官方的背书”。而此番一汽集团的入局,无疑让拜腾的造车更具官方色彩。
此前,一汽新能源项目推展的缓慢,成为一汽集团的“心病”。此番成为拜腾的投资人,一汽无疑想从拜腾身上拿到急需的新能源技术及产品。
相比之下,宁德时代的入局,对拜腾的技术提升更为实际。宁德时代拥有国内最为权威和专业的三元锂电池生产工艺和研发体系,而锂电池是纯电动车最重要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宁德时代无疑会让拜腾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和成本方面占据优势。
4
相比这些引人关注的资本运作和投资者关系,此番发布会的“主角”——拜腾第二款概念车“BYTON K-Byte Concept”,倒是略显“安静”。
这款BYTON K-Byte概念车是一款三厢轿车。车长4,950mm,宽1,950mm,高1,500mm,轴距3,000mm。其延续了拜腾家族设计风格,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如果说拜腾第一辆概念车最吸引眼球的是49英寸的巨大中控屏,那么第二辆概念车最吸引眼球的则是四颗激光雷达。其车顶配备了BYTON LiBow弓形激光雷达系统,可对车辆周围环境进行无死角全景扫描。
此外,在车身两侧的后视摄像头下方,配备了可伸缩的BYTON LiGuards侧方激光雷达系统,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可向外扩展确保行车安全,在人为驾驶和泊车场景下会自动收缩。
据悉,拜腾在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Aurora共同开发L4级别的自动驾驶方案。与此同时,拜腾也在和包括百度在内的企业探索合作。自动驾驶,或将是拜腾量产车型的主打技术。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