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以后的广告词,也能说:“汽车也可以很美的!”
因为,美的造车已经卷土重来!
近日,美的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康新能”)控股权,收购总价款为7.4亿元。本次交易之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间接成为控股股东。
![]()
这也是中断12年之后,美的再次重启造车规划。
本次收购的合康新能股份总数为2.09亿股(约占合康新能总股本的比例为18.73%),其中向上丰集团收购合康新能1.98亿股股份;向刘锦成收购合康新能0.11亿股股份。公开资料显示,合康新能创建于2003年,经营范围包含太阳能、光伏、风电、高压变频器、新能源汽车及其充电桩产业链运营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
美的集团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工业变频器、伺服系统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
同时,美的集团也指出,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2003年,美的集团宣布进入以乘用车为代表的商用车领域。2004-2006年,美的集团先后以17亿元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舟汽车有限公司、湖南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成立了三湘客车公司,计划投资35亿元进行研发和生产。但好景不长。
仅在过去5年,美的汽车生产就陷入了危机。2008年,副总裁黄晓明宣布暂停美的汽车制造项目。从那时起,美丽的汽车制造梦想就宣告失败。
2009年,美的两大基地易主,其中美的三湘客车公司长沙生产基地被湖南长沙市市政府以1.08亿元接手,美的长沙汽车生产基地被比亚迪(59.970, 3.74, 6.65%)以1.08亿元接手。
此后,美的虽然未直接参与造车,但是从布局智能制造的 “买买买”上,仍然间接从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分得了一杯羹。
2016年斥资294亿收购世界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库卡,次年又和另一家安川电机成立工业机器人合资公司,跻身世界第一大智能制造工业生产机器人公司。库卡机器人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奥迪和大众的汽车制造,机器人便是库卡的,现如今奥迪众多车型的制造均有库卡的影子。
另一家安川电机,同样是新能源汽车的高端玩家,奇瑞品牌新能源车的电机供应便是和该公司合作。
如今,美的牵手合康新能也并不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乘用车公司,而是一家专攻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变频器”的零部件企业。
美的造车,并不需要感到特别诧异,因为家电行业跨界造车,早有先例可循。就连美的,此番也是造车二进宫。
同样是2003年,奥克斯集团也曾斥资4000万元买得一张汽车牌照,准备入场造车。该公司曾高调与沈阳农机集团签署协议,并出资4000万元收购沈阳双马汽车有限公司95%股权,从而获得SUV和皮卡的生产许可。次年2月,奥克斯宣布正式进军汽车业,并带来了原动力和瑞途两款新车。同时,奥克斯多次强调:5年内融资80亿元,打造年产45万辆规模的汽车产业,并且重点是轿车。
但因为产销不佳,奥克斯造车的时间不到一年,便只剩下一地鸡毛,从此再未涉足汽车制造行业。之中,还埋葬着波导、力帆等众多民企的造车梦。只是在面对合资全面开花和降价促销的血拼之后,“造车之路”纷纷宣告失败。
如今的家电造车,美的并不孤单。因为“死对头”格力电器董明珠就曾豪掷26亿入股珠海银隆,持股17.46%,高调入局新能源汽车。只不过董小姐的造车似乎并不太顺利,除了行驶在各大城市的银隆电动大巴,另一款号称要挑战阿尔法的MPV艾菲,因为43万的售价,最终并未赢得市场的青睐。
从这一系列的动作我们也不难看出,美的造车的“二进宫”,显然更加理性,并未选择直接入局,而是选择了上下游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布局,从智能工业制造到核心部件技术,在壮大白色家电制造老本行的同时,顺便延展开自己的汽车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