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消费者已经可以在广汽三菱的4S店里买到挂着广汽LOGO、引进自广汽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广汽祺智。不久,一款以传祺GS4为基础的纯电动车iX4也将出现在广汽丰田的销售店中,这款车同样也将悬挂广汽的“G”标。
挂广汽“G”标的iX4已经出现在广汽丰田的官网上,这也意味着这款车很快将会上市。
广汽三菱、广汽丰田两家合资公司这样的一个小小举动,却让青主这样的汽车媒体人无比感慨。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从被别人无视、蔑视,到赢得丰田这样的世界汽车霸主的真正认同,广汽的这一小步,是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一大步,这一步足足迈了30多年!
1
合资汽车公司在外方看来就是“在华工厂”
上海大众(改称上汽大众是后来的事情了)是国内最早的合资汽车公司之一,早先,上海大众的中方一直喜欢向媒体“吐槽”的一件事是“德国人太死板,连一个螺丝也不让改”。实际上,这并不是死板,而是赤裸裸地傲慢。但是,你也不能怪别人,谁让你在别人眼中确实就是一个“技术弱鸡”呢。所以,作为合资股东的中方,除了将之理解成死板,进而演绎成德式严谨的一种,还能怎样呢?
十多年前,一家合资公司正在谈判阶段,讨价还价比较激烈,外方一位高层喝了点酒之后向青主抱怨:“争啥争?你们自己不会才跟我们合资的嘛。”这也算是酒后吐真言吧。
再后来,耿直BOY卡洛斯.戈恩不小心“大嘴”了一次,居然公开放炮“合资公司中方贡献等于零”!
卡洛斯.戈恩“中方零贡献”的言论曾掀起一场热烈的讨论。
一直以来,虽然股比是50:50,但是合资汽车公司里中外股东的权益、地位,从来就不是对等的,因为技术、产品、品牌都是别人的,我们自己认为是“合资公司”,但在外方股东看来,其实就是“在华工厂”。
后来,时任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的付守杰,在解释为什么要搞“理念”这个合资自主品牌的初衷时就说过,要让广本真正成为一家公司,而不是一个“组装厂”。
2
要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主
当时,不要说和一汽、东风、上汽相比,就是华晨、奇瑞,搞自主的起点都比广汽高得多。广汽搞自主,当时不仅外界鲜有人看好,一些领导也明确表示反对,广州市里的某位领导就曾善意地提醒广汽“不要盲目去搞什么所谓的自主品牌”。
10年过去了,广汽人用实践证明自主品牌不仅搞得起来,而且可以搞得很好。2017年全年实现销量50.86万辆,同比增长37%,而且和其他自主品牌走低端路线不同,广汽传祺一开始就坚持中高端之路,GS8率先突破自主品牌20万元价格天花板,广汽传祺平均单车价格超过了很多合资品牌。
继GS8打破合资品牌在高端7座SUV领域的垄断之后,传祺GM8又在高端MPV领域取得突破,市场供不应求。
2017年,广汽集团的财报显示,广汽传祺对集团的利润贡献,已经超越了广本和广丰这两家合资公司的总和。所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也终于可以意气风发地公开表示:“广汽要发展,最终还是靠自主品牌。”
3
基于事实的认同,远胜基于情感的尊重
近几年,自主汽车品牌的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市场份额也不断攀升,媒体上一片自主品牌已经崛起的论调,但这更多都是我们自己的看法,事实上,我们距离真正的高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其他不说,合资股比是50:50的合资公司,那么好的渠道资源,为什么只能生产、销售人家的产品,只能花钱引进人家的技术,只能使用别人的品牌?
去年,广汽三菱首开合资公司引进中方技术和产品的先河,生产并销售挂广汽LOGO的祺智PHEV,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因为这意味着中方的产品和技术真正得到了合资伙伴的认同,合资公司中外双方也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等。
广汽三菱的祺智是首款使用中方品牌和技术的合资车型。
当然,可能有人会认为三菱相对比较弱势,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让步,可是,丰田足够强势了吧?现在广丰也要导入广汽的技术和产品,使用广汽的LOGO,这当然不是什么妥协和让步,而是基于各自合资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正确选择。
强势如丰田也选择导入广汽的产品,这不是什么妥协和让步,只能说明广汽的技术和产品得到了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同。
三菱和丰田并非没有自己的新能源产品,三菱是世界上最早批量生产EV的汽车厂家之一,标致、雪铁龙的电动车引进的都是三菱技术,三菱欧蓝德PHEV版,更是全世界销量最好的插电混动车型之一。丰田更不用说了,是毫无争议的全球电动化的先驱,虽然丰田更主要的优势是在混合动力领域,但也并非没有EV,在美国丰田就推出过RAV4的EV版。
雪铁龙电动车C-Zero就是三菱iMiEV的姊妹车型。
换句话说,三菱和丰田都是有选择的,但是,起码在现阶段,他们认为导入广汽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在中国市场是更有竞争力的选择。
这就是认同!这种基于事实的认同,比基于感情的尊重意义大得多。
大家都知道,无论广汽三菱的祺智还是即将上市的广汽丰田的iX4,都是基于传祺GS4打造,分别是GS4的插电混动和电动版。广汽三菱很快还将导入一款传祺的纯电动车,同样挂广汽LOGO,这款车也已经在北京车展亮相,叫做“E-more”,但是明眼人一看都知道,它就是广汽传祺GE3的改款。
今年北京车展广汽三菱展台的“E-more”电动车,挂的也是广汽LOGO。
青主试驾过GE3,无论就能效、造型、工艺,还是驾驶性能而言,GE3都可跻身世界上最优秀的EV行列,日本本田技研的工程师在试驾过GE3之后,也持同样的观点。
GS4 PHEV就不用说了,基于GS4这款“神车”打造——一款好的新能源车,首先必须是一款好车。GS4上市36个月,累计销量就突破88万台,事实就是它比丰田、三菱旗下任何一款车,在中国市场都更要成功,这才是广汽三菱、广汽丰田选择导入祺智和iX4的最根本原因。这是对于广汽技术实力、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认同,和任何其他的都无关。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高质量发展要从研发开始。
这种认同背后,是广汽多年来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截至2017年底,广汽集团在研发领域累计投入194亿元,“十三五”期间预计投入超200亿元。在传统动力领域,广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发动机热效率达到38.1%,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新能源领域,广汽已经掌握了电池、电机、整车控制、机电耦合和系统集成5大核心技术。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说“自主品牌的高质量发展,要从研发开始”,不是空话。
4
向合资公司导入自己产品不是面子工程
在合资公司导入自己的产品,对广汽而言,绝对不是什么“面子工程”,而是对主流合资公司过去多年所积累的丰富资源的真正利用——以前这种优势资源都是为外方所独占的,比如说渠道。
大家都知道,渠道,是决定一个品牌生死的关键,在技术、质量越来越同质化的情况下,甚至有一种说法是“渠道为王”。虽然自主品牌近几年发展也很快,但是自主品牌的渠道更多还是集中在三四线,乃至五六线市场,在一二线市场仍是合资品牌的天下,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一个瓶颈就是如何在一二线市场取得突破。
将“广州丰田”改成“广汽丰田”只是第一步,广汽最终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导入到合资公司,开启了中国汽车合资公司的新时代。
挂广汽LOGO的祺智、iX4,以及后续更多的产品,进入到广汽三菱和广汽丰田这些优质渠道,这对于广汽品牌而言是意义非凡的,相比起来,那一点技术转让费、品牌使用费,可能也都无足挂齿了。
以前,合资公司承担着“市场换技术”的历史使命,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随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不断壮大,汽车合资公司必然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将回归到一个合资双方合作共赢的载体、一个市场主体的本来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说,导入了双方股东的技术、产品和品牌的合资公司,才是更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合资公司。
文 | 青主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 END ————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