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北京车展,第二天我又专门去了一趟在东北三环内的老国际展览中心,那里是北京国际车展的另一个展场,当然我是冲着“新能源专场”去的。的确,这里集中了几乎所有的新能源品牌。说实话,我是从先认识他们的Logo开始的,因为实在是有着太多的陌生品牌了。
为什么一时间有那么多的新能源品牌呢?我穿梭在这个北京车展“新能源专场”之中,一边查看着他们的Logo,一边翻着手机看看能否查到他们的背景,一边思考着这个问题。或许是中国人喜欢凑热闹,一哄而上,但一哄而上必然有其中的道理呀!以往是我们哪个行业有利可图,于是乎大量的追逐利益的很快就来了。
![]()
那么,新能源车真的有利可图吗?目前来看似乎还没有什么利益,不仅买车远没有达到规模销量,还有大量的品牌是车根本就还有没有落地量产,更多的还是一个概念,甚至一个空壳。但事实上,造新能源车却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一股来自于不同行业的势力,他们不同于传统的造车企业,我们称之为“新势力”。
![]()
不过,你要说没有利益,那又是假的,因为在做企业,很大程度上要看政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发展如此迅速并成为第一大市场,是离不开“政策”二字。中国的企业家很会解读政策,也很会利用政策。几年前,传统汽车一哄而上的动车,目的是可以拿到国家的补贴,甚至一切企业出现了“骗补”。2017年9月28日,国家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双积分”政策正式出台。对于传统车企,似乎好理解,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造新能源车赚积分是必须的。一时间,包括奇瑞eQ、奇瑞小蚂蚁、北汽EV160、北汽EU400等等电动车冒了出来。我曾经就通过共享车来体验过这些产品,有遇到过没有换挡杆的、通电不走的、没有油门踏板的,难怪有同行把这些低端电动车称为“工业垃圾”。
![]()
政策的导向,当然也会令其他行业蠢蠢欲动。新势力造车的北京,真是什么行业都有,比我想象的复杂。比如说云度汽车,听起来似乎与百度云有什么关系一样,那实际上是挂着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名下的。成立刚刚两年,一年不到连续推出3款不同车型呀!厉害!
![]()
要说,这企业有什么实力吗?我想即使是福建汽车工业集团,在全国来说是名不经传。为什么云度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搭建整车平台、协调供应链体系、做好电控系统适配的呢?其实,我们都知道小米是怎么造手机的了,许多新势力造车就是如同小米造手机一样,由不同的零配件企业提供各类部件,最后再整合起来,那么看你的整合能力啦!
![]()
新势力造车,从某种层面上似乎有一些官员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可能。于是乎,民间的资本在这种大环境下已经迫不急待地希望抢个政策头彩,这或许催生了大量的新势力造车。这当中,一股势力是来自互联网企业,比如李斌的蔚来汽车、乐视的乐视汽车、金山的奇点汽车、李想的车和家、腾讯等的小鹏汽车、博泰车联网的博泰汽车、游侠汽车、易到奇瑞易奇汽车等等。另一股势力是一些零部件企业与其他大型企业,如中兴通讯的中兴汽车、格力汽车、风翔汽车、长江汽车、万向汽车、开云汽车等等。还有一股势力是原来从传统汽车企业中走出来的一些高管,如戴雷的拜腾汽车、沈晖的威马汽车、付强的爱驰汽车等等,他们靠着在汽车界市场与技术的背景,希望也能吸引到投资。
![]()
不过,新势力造车,看来还是雷声大雨点小。雷声大,那是许多还希望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进来,还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植,因为一些新势力造车连出生证都还没有;雨点小,那正是资金的限制,以及落地的困难,一时间要量产似乎还有一些困难,当然,他们还要找到技术的优势与突破。新势力造车究竟有没有机会呢?我可以说,如此多的新势力造车品牌,最多也只有两三家可能成功。两年之后绝大多数会消失,这是必然的;要么他们就被传统车企“招安”,而现在这种“招安”已经出现了。但是,北京车展新势力造车,这次“势力”之大,最可怕的是,它可能会让传统车企醒过来,而当他们一旦醒过来,新势力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以生存。
Your Turn:
你看好新势力造车的未来吗?这些新势力中你最看好哪家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