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持续下行,加上年初开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响了今年车企的业绩。
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1-2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乘联会预计,2020年汽车零售量将同比下滑8%,较2019年末1%的预期下调了9个百分点。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近日,多家车企陆续被曝出将采取下调员工薪酬的方式,以应对市场下行及新冠疫情对汽车销量带来的冲击。
比如:上汽大通此前曾宣布,从本月起,占工资35%的绩效奖金将“打折扣”,而年休假补贴、技术中心服装费等福利也取消;此外,上汽乘用车内部人员也表示,公司“将减发3-6月绩效奖金,幅度从100%到75%不等,具体视职级和经营情况而定。”
据了解,目前上汽集团已经有包括上汽大通、上汽汇众、上汽乘用车等在内的多家车企被爆出将采取降薪措施,威马汽车、比亚迪、博郡汽车也宣布了将执行不同程度的降薪政策。
显然,“开源节流”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车企当下应对特殊市场环境的关键词。不过,同样是特殊时期下的应对举措,相比上汽大通、威马等车企,长城和广汽集团采取的,则是更为灵活,或者说是更加“人性化”的应对举措。
3月14日,在长城汽车发布的一份名为《长城汽车2020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一次修订稿)》的文件中,提出了对于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权的业绩考核目标进行修订的意见。其中表明,2020年长城汽车的销量目标将从此前的111万辆,下调至102万辆,净利润也由此前的47亿元下调至40.5亿元。调整后的数字均低于2019年。
与此同时,长城还调整了员工的绩效考核方式,将系数计算公式中销量和净利润的权重,由此前的65%、35%,调整至40%、60%。
在长城下调目标销量的第三天,广汽集团也宣布下调2020年的销量目标。
3月16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通过网络发布会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汽集团2月生产停滞,公司将下调今年汽车销量预期目标,由原来增长8%降至增长3%左右。也就是说,而此次下调后,广汽集团2020年的销量目标由原定的222万辆调整为212万辆。
同时,曾庆洪还表示,虽然广汽集团不会以降薪的方式度过难关,但是会采取其他措施控制成本及促进生产,甚至在确保员工加班费用的前提下,未来一段时间还有可能通过实行加班加点生产、暂停周末双休的方式,来弥补人员缺乏造成的产能不足。
当然,对于任何车企来说,在市场行情整体不佳的时候,下调年度销量目标,不仅能够环节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和主机厂等各部门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企业的信心。
而按照我们惯常的理解,企业追求销量的时候,就意味着其正处于扩张的阶段;而采取下调销量目标的时候,则意味着企业开始追求从“增量”到“求稳”的可持续发展。
从这两个层面来看,长城汽车和广汽集团此番选择下调年度销量目标,其背后不仅有环境之下的无奈,更是出于“自救”的长远考虑。
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面对当前整体下行的汽车市场,车企下调销量目标,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出于无奈,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确实是当下这个阶段能够有效缓解车企压力的举措。而且,能够在行情不好、外界条件不稳定的情况下,通过降低销量目标这样的方法,兼顾经销商、供应链以及各个环节的利益,也能够为车企的未来发展积蓄更多的战斗力。
面对车市下行和疫情的双重打击,我们看到,除了长城汽车和广汽集团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车企都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比如取消一季度考核、将新车发布会转为线上形式、推出多种“战疫”购车优惠套餐、线上看车买车购车等等。
不过,特殊时期,要想达到促进消费,提振市场信心的目的,除了需要车企自己付出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帮助。
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在接受《一品汽车》采访时所说:“不论是企业减负还是鼓励消费,对车市复苏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能起到帮助的,现在不光是汽车企业,其他行业的很多企业也都面临巨大压力,需要有政策去减轻他们的负担,疫情肆虐下的市场环境不佳,市场消费能力下降,也需要在消费端的刺激与鼓励。”
今年以来,包括北京、杭州、广州、佛山等地在内的部分城市,都采取了诸如延长小客车指标有效期、鼓励释放增购指标、推动依旧换新等举措来刺激消费。
此外,3月23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中也提出了,稳住汽车消费,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出台新车购置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基于当前车市下行和疫情的双重压力,救市的重点更应该放在鼓励消费上。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一品汽车》采访时表示:“刺激消费才能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只有产业链有发展的前景和机会,产业链的各类企业才能够加速恢复生产,所以要以销售为龙头,打通整个消费需求的链条,使整个产业得到一个更快的发展。”
崔东树还表示,相对于比较长期的扶持政策,短期之内如果能够打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比如物流运输和人员复工等方面给予良好的支持,更能够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另外从长远来看,疫情结束以后,整个汽车市场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来回血。虽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疫情结束后汽车市场可能会迎来“报复性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形势越是特殊,越需要更加稳健的举措,唯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保持长久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