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手机界的“一哥”苹果开始向汽车领域进军,宣布了iOS in the Car计划。
2014年,苹果公司将“iOS in the Car”更名为“CarPlay”。同年,CarPlay惊艳亮相日内瓦车展,奔驰C级率先搭载此项车载系统,并在车展上向众人进行功能展示。
此后,CarPlay不断更新,它的功能也愈加强大,不管是中低端车型,还是豪华车型,都将其视为一项重要配置。
![]()
然而近日,英国道路安全组织IAM RoadSmart最新调查结果发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用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等功能所造成的潜在威胁比酒驾、接听电话、发信息更为危险。
该组织在以112km/h的速度行驶500米的实况场景中,对一系列不良驾驶行为进行测试,其中发现合法酒驾(英国法规规定酒精含量低于80毫克不属于违法行为)会让驾驶员对路况的反应速度降低12%;接听电话时,反应速度会降低46%,如果是使用蓝牙通话,那么情况会有所改善,不过反应速度也将降低27%;开车中低头发信息时,反应速度会降低35%。
![]()
以上场景在触屏操作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面前都会落败,研究团队指出,当驾驶者在触屏操作Android Auto、Apple CarPlay功能时,视线会偏离道路长达16秒,其中使用Android Auto会让反应速度下降53%,使用Apple CarPlay会下降57%,反应速度的下降让驾驶者无法对当前路况做出及时反应,如果车速过快,则很容易造成车辆偏移车道或是追尾等事故发生。
![]()
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不是可以使用语音操控吗?对此,研究团队也有相应测试,最终发现语音操控Apple CarPlay或Android Auto时,反应速度也比正常开车分别慢了36%和30%,危险性仍然存在。
这项研究令人深思的不仅是Apple CarPlay或Android Auto的使用,还有中控大屏。在当下车市,不少品牌都将中控大屏越做越大,并将很多车机控制功能集成于中控大屏上,以此彰显科技感与豪华感,制造产品卖点,而消费者也非常吃这一套。
![]()
据悉,马自达已经对中控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官方表示未来新车会进一步缩小屏幕尺寸,甚至不排除取消中控大屏的可能性,以保证纯粹的驾驶。
![]()
触屏操控与智能网联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们提升了我们用车生活的丰富性与便捷性,但是
在安全面前,屏幕真的要做越来越大吗?所有功能都要集成在中控屏中吗?科技感真的要凌驾在安全之上吗?两者之间的权衡值得所有车企审慎反思,或许它将会引发一场行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