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90年10月第一代伊兰特在韩国诞生以来,伊兰特的全球销量已达到非常可观的数目。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与韩国本土,伊兰特在门槛较高的欧洲市场也保持了非常不错的销售势头。
而在美国,1991年伊兰特首次亮相,旋即成为美国地区现代汽车销售量的冠军。如果要在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寻找一款韩国汽车的代表产品,那伊兰特一定榜上有名。
众所周知,伊兰特车系在现代品牌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几乎可以说陪伴了当下的80、90后们,无论是出租车、公务车还是私家车,历代伊兰特车型的影子都随处可见。
事实上,早在2009年,伊兰特在国内的保有量就已经突破了70万辆,成为继凯越和捷达之后,第三款保有量突破70万辆大关的单一车型。
作为现代汽车乃至整个韩国汽车的代表车型,伊兰特从1990年首次面世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也见证了韩系车的一步步壮大。
1990年——1995年第一代伊兰特是针对市场需求推出的走量的紧凑级家用车,而第二代伊兰特则肩负着拓展海外市场的使命,随着1995年韩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让韩国的经济有了走出国门的机会。
因此,以曲线为主,整体感觉较第一代更为圆润的伊兰特也将主要销售市场定为欧美和东南亚。2000年—2006年的第三代伊兰特也是中国消费者最为熟悉的伊兰特,皮实耐用、经济实惠成为它的优点,随着最新一代伊兰特领动上市之后,还在销售的这一代伊兰特与后来的三代产品,形成了著名的四世同堂销售。
在2006年—2010年第四代伊兰特(悦动)的身上,我们则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加快了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
悦动于2008年引入国内市场进行销售市,北京现代在海外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例如使用了国人喜爱的前脸镀铬装饰、还有扭力梁的后悬挂结构,力求给国人带来更好的购买以及使用体验,这样看来,伊兰特在“陪伴”这一方面,的确是用了心。
而第五代与第六代伊兰特,则更加侧重于“流体雕塑”设计语言的不同程度的应用,使得自身的颜值提高,造型也更加富有活力与时尚感。
如今,这款已临不惑之年的车型,迎来了自己的第七代车型,再次以颠覆性的变化面世。从第三代车型开始,伊兰特就已经开启了中国之旅,目前伊兰特在中国已经拥有460万余用户。
就在不久前,第七代全新伊兰特在美国洛杉矶进行了全球首发。新车在现代汽车设计哲学"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运动)基础上,在设计中引入了"Parametric Dynamics"(参数化动感)的概念来展现美感,实现了颇具未来感的大胆造型。
同时外观和内饰均使用了全新的设计,相比于老款车型更加运动。据悉,曾经陪伴过众多80、90后人们的伊兰特,将以全新的“第七代伊兰特”的身份,于2020年第三季度进入中国市场。
伊兰特虽然不像卡罗拉那样延续9代,拥有超过3000万的累计销量,但是7代的发展史也足以成为其津津乐道的谈资,经过7代的变更后,伊兰特车型变得越发成熟,技术上紧跟目前主流车型,同时外观与内饰上则更加体现了韩系车型自己的特色。
年轻的伊兰特与年轻的现代一样,在很难用品牌说话的形势下,学会了用性价比和对消费者的诚意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这恐怕也是伊兰特最终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紧凑型轿车市场上最终站稳脚跟的原因之一吧。
第七代的伊兰特,也终于能在这么长时间的换代沿袭之后再度革新设计,新车明显变得更具现代感、更加优雅,而且有一种让人过目难忘的魔力,几乎找不到任何上一代车型的影子,不得不让人对韩系车企的设计功底心生敬意。
同时,第七代伊兰特新加入了混合动力车型,采用了由1.6L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系统综合功率139Ps,最大扭矩为179N·m,综合油耗仅4.7L/100km。
这也是现代品牌第一次把混动系统引入紧凑级车型当中,基本上就是瞄着丰田卡罗拉去的。
不管是在北美还是中国市场,丰田卡罗拉(雷凌)都是第七代伊兰特的主要竞争对手,而混动系统的加入无疑让第七代伊兰特更有底气,毕竟其在设计感、科技配置等层面还略有优势,而且现代的混动系统其实也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靠性方面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作为一款突破性的车型,第七代伊兰特无论从设计、性能还是先进技术的应用来看,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代表了紧凑型轿车市场的新水平,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优选择。
此外,关于为第七代伊兰特重新起一个名字的问题,在我个人看来其实不必。毕竟“伊兰特”这个名字已经深入很多90后新生代消费者的心中,也的确陪伴了80后消费者足够长的时间,直接用“伊兰特”这个名字打情怀牌或许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年轻人的圈子里不也流行过“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这样看来的话,伊兰特已经对倾心于自己的人们,告白了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