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上对环保政策的共识以及大家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人们对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欧洲,已经有好几个国家率先颁布了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有些激进的政府甚至把时间线划在了2025年,就是说还剩不到7年时间。
![]()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迟迟没有动静,虽说有在研究和讨论,但却没有具体的政策和时间发布,不过这次终于迎来了动静,第一个区域选择在海南。
![]()
此次海南岛深化改革,首次明确提出禁售燃油车的政策导向,国家在海南岛改革发展意见中明确指出:科学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在海南岛逐步禁止销售燃油汽车。随后,海南省政府正式下发通知,从即日起暂停小客车注册上牌,从8月1日起,除新能源小客车外,其它小客车号牌通过摇号或竞价方式取得。这是继上海、北京、贵阳、广州、天津、杭州、深圳之后,第8个实行汽车限购的城市(区域)。
![]()
这似乎预示着新能源车要加速到来,那么问题来了,今后几年里,我们该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呢?
现在的国际大环境,是急着把燃油车判死刑,究其原因,环保固然是一方面,但这只是表面,深层次的是对石油的焦虑。
石油这东西很有意思,发达国家严重依赖它,但它却埋藏在欠发达国家地下,世界上的油田主要分布在中东北非,在发达国家看来,大多是些“不民主的野蛮地区”,尤其中东,清一色的伊斯兰国家,与基督教国家芥蒂很深,所以发达国家总在想:万一丫的中断石油供应,我怎么办?
![]()
中国对于石油的焦虑更严重,作为世界工厂和汽车大国,我们对石油有着巨大的需求,除了担忧产油国操控油价外,还担心石油运输线路被“亡我之心不死”的国家切断,可以说面临着双重威胁。
目前来看,比较理想的新能源就是电能,但是要做到和燃油一样可存储可携带,只有依靠电池,而最能促进电池技术发展的就是电动车。
![]()
说到这,你会发现,禁售燃油车多少有点硬杠的意思。但政府这么干也是无奈,因为传统车企不积极,能咋办?那就给补贴!但给补贴终究不是办法,电动车的产销量在整个汽车市场的占比,不论国内外,都相当有限,眼瞅着车企不给力,所以要给点颜色瞧瞧。
车企跟着市场走,没错,燃油车还能挣钱,电动车尚不成熟,为什么要大搞电动车呢?但政府肯定着急,所以就想强行取消燃油车,逼迫企业发展电动车。这是各国禁售燃油车的根本原因。
这取决于电动车的表现,电动车的核心技术是电池,但电池有死穴:充电时间长。以目前最牛逼的特斯拉为例,快充得要半小时,而且还只能充80%,剩下得慢充,充满至少一小时。而加满一箱油,才几分钟,如果把续航一起考虑进去,充电的问题会更加折磨人。
那么未来充电时间能否缩短至几分钟?就锂电池来说,根本不可能。想要充电快,无非就是加大电流,但电流大了容易烧坏电路。照目前的锂电池技术,想要实现3分钟充满,平均电流需增大10倍以上,远超电池的承受极限。
![]()
另一个问题就是电池产量,假设到2025年,所有车企只生产电动车,那么全球电动车电量需求大约6太瓦 (TWh),需兴建160座特斯拉超级工厂才能满足需求,联想到马斯克现在被华尔街掐着秒表搁那破产倒计时,咱先别说产量,讨论讨论信心比较实在。
最后还有一个各国政府最头痛的问题:失业。禁售燃油车,内燃机和变速箱企业难免倒闭,相比内燃机,电动机结构更简单,零部件更少,组装时间更短,因此电动车企所需人力远远少于传统车企,到时可能数百万工人下岗。
![]()
由此看来,禁售燃油车还有一堆问题待解决。和国外不同,中国的汽车工业体量庞大,涉及面广,牵扯人多,所以禁售过程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渡。虽然现在部分城市限购燃油车,推广电动车,但更多还是出于限制机动车保有量的考虑,特工分析:以中国目前的发展情况、市场体量来看,在2030年之前完全禁售不太可能,比较现实的是在2035-2040年这段时期。
近年来,中国的汽车销量还在极速攀升,所以为了市场稳定、经济稳定等因素,近十年左右的政策应该还不会有大的变化。
可能有人会问:“那十年二十年之后又会有多大变化呢?”
![]()
这里需要明确一个事,禁售不等于禁行,如果从禁售那天算起,应该还会向后推十年左右才是禁行的时间。
所以我们的燃油车至少还能开20年,甚至30年。想买车的朋友不必担心,该买还是买,没几辆车能开到禁售、禁行的那天。
![]()
最后做个结论:现在,如果你是在大城市,用车有刚需,但苦于没有牌照,那么买一台“送牌照”的电动车,其实未尝不可,至少解决了当下之急;至于未来,一定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随着电动车和新能源的不断优化、技术进步更新以及更多的优惠政策,将会逐步淘汰私家燃油车,实现燃油车向电动车的自然过渡。到那时,你不会问:我的车怎么办,毕竟我们有幸见证过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