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少都对斯巴鲁有些误会
大多数消费者认为这是一个小众的、专注玩性能的,即使分不清哪款叫力狮,哪款叫傲虎,也觉得这是一个不明觉厉的品牌。那台声浪巨大并且有着夸张双层扰流板的蓝色四门小轿车,更是加深了斯巴鲁在人们心中的暴力形象。
![]()
在车迷眼中,如今的斯巴鲁已和以前判若两个品牌。拉力赛场上已越来越少看到翼豹的身影、新车型一款比一款平庸,对称式全时四驱和水平对置发动机似乎只是象征式地存在。难道是三菱EVO退市了,作为品牌图腾的WRX STI失去了鲶鱼效应,让整个品牌变得暗淡无光?
![]()
而我一直倾向第二种观点的。之前曾简单试驾过2017款力狮和XV,驾驶感受确实没有明显区别于同级日系车。所以在拿到2018款力狮试驾车之前,我是不抱有太大的期待。
刚好在提试驾车当天,广州下了一场今年以来最大的暴雨,回程路上所有车辆都减慢了车速。不知道是对自己驾驶技术特有信心,还是赶着回家吃饭,我居然在车流中不断变线、超车,甚至含着油门经过单侧积水车道。
![]()
并不是我危险驾驶,而是车子给到我充分的信心,让我在雨中开得比其他车都要快。即使路面积水不断,但方向盘依然在我的掌控之中,车身没有因任何一个轮子打滑而出现异常的晃动。在于中能给到这般操控感受,让我对力狮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们只会关注斯巴鲁最新的WRX STI究竟有多少匹,只会埋怨斯巴鲁的新车变得越来越没脾气,但为何忽略了他们一直苦心经营的安全驾驶?
我们整天在说操控,其实应该叫“操稳”比较合适,其全称是“操控稳定性”。在斯巴鲁的造车理念里,操控就是最好的主动安全性。这里的“主动”是指人的主动意识,而并非雷达和电脑。通过低重心的水平对置发动机,以及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等核心技术,让车辆表现出更好的操控稳定性。
![]()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试驾里,我一直细细品味这台力狮的驾驶特性。即使已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我还是想深入地体会由操控带来的主动安全。
![]()
2018款力狮全系均搭载2.5L水平对置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最大功率129kW、最大扭矩235Nm。动力数据不算很出色,但实际表现却很有“特色”。在前段加速时,力狮的油门响应显得非常灵敏,需要一段时间适应,随后就能感受到由灵敏油门所带来的愉悦感,特别在超车时,动力能快0.5秒来到,超车动作也就更加迅速及时,在这过程中所产生的危险就更少了。
![]()
在转向系统方面,2018款力狮的方向盘依然是很有分量,这对于女性驾驶者来说确实不太友好,但却能有效提升人与车的沟通感。方向盘小角度转向时灵敏度不算高,还留有一点旷量。而当车速或转向角度的提高,方向盘的灵敏度也随之提升,在弯道中能更顺从驾驶者的指令。相信这离不开力狮所搭载的主动式扭矩引导系统(ATV)的功劳。
![]()
当然,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是操控和安全性的硬件基础。2018款力狮使用的是斯巴鲁ACT-4四驱系统,前后轴动力分配能在80:20以及50:50之间切换。经过对电子稳定系统的升级,动力能更及时地分配到四个车轮。所以在经过碎石路面、坑洼路面或积水路面时,也能有比前驱、后驱车更好的稳定性。
![]()
所以那天经过单侧积水路面时,力狮能有种如履平地的感觉。换作是一辆前驱车,很容易因左右车轮阻力不均而产生车头晃动。
不能忽略的一点是,2018款力狮在制动过程中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与油门一样,制动踏板的前段也是比较灵敏的,但不至于突兀。最值得点赞的是,即使全力制动,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点头情况,整个车身能稳稳压住地面进行制动。这无论对于驾驶者还是乘客来说,都能感到满满的安心。
![]()
说到安全,怎能少了斯巴鲁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但斯巴鲁将其归为“预防安全”,而不是大多数车企宣称的“主动安全”。但不管称呼如何,其作用效果才是最重要。
![]()
![]()
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具备起步油门误操作预警、防碰撞制动、车道偏离预警、自适应巡航等功能。其中的防碰撞制动功能,系统会根据车速和前方距离变化,相应调整预警时间和主动刹车介入时机与力度。系统警示的灵敏度非常高,往往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仪表盘上的刹车警示已经出现,仿佛在时刻提醒着驾驶员要安全驾驶。
![]()
之前小鹿也针对,美系、德系、日系多款B级轿车的主动安全系统作横评,日系代表之一的斯巴鲁力狮表现力压美系、德系对手,这也是对其安全性的一大肯定。
总结:
一直觉得,斯巴鲁是一个只会埋头苦干但不善表达的学霸,难怪很多人都对斯巴鲁感到陌生,对它产生误会。当真正驾驶斯巴鲁汽车之后,或许你会领略到更多讨你喜欢的东西,远比道听途说更有用。
![]()
这次再次试驾力狮,我发现他们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如何让通过操控去提升主动安全性。在方向的调校、油门的设定、传动系统的优化上,都是为了更安心的驾驶。也许它不再是动力最强、操控最爽的B级车,但它以过硬的机械素质告诉你,它是一直最有安全感的那一位。
文 | 何文东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