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多年,在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整体弱势是同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到了市场低迷或者关键时刻,很多消费者就更倾向于购买合资车,国产车就成为最容易被抛弃的那一类。当然从消费者心理上可以理解,毕竟在过去很多年,很多自主品牌推出了一系列非常差劲的车型,导致整个国产车的产品口碑受到了影响,而口碑这种不能体现在明面上的东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以扭转。所以现在我们看到虽然长安、长城、吉利等一线品牌的产品已经做到很优秀的程度了,但是整体接受度还是不如合资品牌,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再过几年,很多消费者或许才能真正意义上认可国产车。
国产新车的整体接受度不如合资品牌,那么在二手车市场,国产车的地位就更加弱势了。这一点我们也是深有体会,2016年年末我们购置了一辆国产中大型轿车,当时的售价接近14万,但是3年过去了,现在这款车的二手车报价最高不过7万元,和同等价位的合资车一比,差距非常之大。当然这只是一个自身的例子,事实上从大数据上来看,国产车的整体的保值率都比较低。
日前,我们通过相关平台,看到了过去一年,自主品牌各级别车型的保值率数据。这份表单涵盖了轿车、SUV、MPV从小到大各个尺寸的车型,从表单数据来看,整个国产车一年期的保值率普遍在70%左右,中大型SUV车型的表现稍好;而到了计算保值率最常用的三年期,国产车保值率普遍在50%往上不到60%的样子,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国产车来说,三年之后,国产车折损将近一半,体现出了比较差的保值率。
作为比较,我们也拿到了2018年中国市场SUV保值率十强榜,从整体保值率上来看,合资车要比国产车整体高出10%左右,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那么为什么国产车的保值率普遍比较差呢?
首先就是口碑的口碑问题,前面我们也说了,在过去很多年,一些自主品牌推出很多特别差劲的车型,这导致很多消费者对于国产车普遍不够信任,所以这在一定程度程度上影响了国产二手车的保值率,毕竟大家对于新车的口碑都不怎么认可,何况二手车呢!而且在民间有一个传言,那就是国产车前一两年开着哪哪都没事,但是一过三年,越往后整车的表现就越差,也就是说国产车的整体可靠性是不断衰减的,这导致很多消费者对于二手国产车很忌惮,所以整体的贬值率就比较高。
还有就是市场保有量,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保有量是最能影响保值率的影响因素了。它有多重影响因子,比如保有量越大,买新车的人越多,买新车的人越多,自然对口碑就是一个加成;而保有量越大的车型,第三方供应商越愿意为这些车型生产零部件,维修保养的价格就越低,技术就越成熟。而国产车中,有一些车的保值率相对就比较高,比如哈弗H6,主要原因就是这款车保有量巨大,为这款车带来了非常明显的保值率加成。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国产车在产品序列上缺乏延展性。很多合资车都会强调一个代际,比如雅阁已经出到了10代,凯美瑞也出到了8代,就连伊兰特都出到了第7代,代际越长的车型,越能给消费者信心,而那些“一代游”的车型,很大程度上都很难保持高保值率。国产车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很多自主品牌为了追热点、赶风口,虽然推出新车的速度很快,但是基本上很少有一款车能够出几代,而那些出了好几代的车型,整体保值率就稍微好一点,但是这种车型在国产车中很少,一款车出一代,在口碑、保有量方面是没法给予保值率加成的。
所以从保值率方面来看,我们认为自主品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尤其是需要通过几年时间去还债,通过一些真正精品的车型去改变人们对于某些国产车的固有印象,只有自主品牌新车的接受度和受欢迎度上去了,二手车保值率才有可能出现改观,否则提高国产车保值率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