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相对地也在不断污染环境。从产业的上游制造商,到中间的运输再到出售后的使用,整个环节中都有大量的污染排放物产生。因此,在很早之前就不断有国家以及厂商,设法通过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来减轻环境污染,其中一个我们最熟悉的举措就是国家排放标准的不断更新。
![]()
但是也正如一开始所说,从汽车开始制造污染就已经发生,那为什么到最后却只能通过限制排放来减轻污染呢?对此,大量厂商开始逐渐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不断地开拓思路,从制造端开始减轻污染,用更环保的材料来造车。比如奥迪最近就透露将回收宝特瓶制成纺织品来打造车内座椅和地毯等材质。所谓宝特瓶,其实可以简单理解成塑料瓶,这种塑料瓶的材质为PET,一般我们所喝的碳酸饮料如可乐就是采用这类瓶子。而奥迪方面指出,将回收宝特瓶制成纺织品来打造车内座椅和地毯等材质。这种可回收材料,后续还将出现在纯电动车型奥迪e-tron上。据悉,即将发布的奥迪A3,车内就将有高达89%的内饰织物会采用这种可回收塑料瓶制成。![]()
在座椅上,奥迪将用45个1.5公升的宝特瓶制成,而地毯则使用62个宝特瓶。根据奥迪纺织品部门材料开发主管Ute Grönheim表示:利用回收宝特瓶作为纺织品材料,最大的困难在于上下层的粘合,因此目前纺织材料仍然不是全数采用回收再制品。由此可见如果技术允许,或许消费者们就能拿到一辆内饰材料全数由回收材料打造的奥迪A3了。![]()
![]()
我们都知道,现在电动车的桎梏还有很多,电池就是其中之一,这当中的问题不仅仅是电池充电难、电池更换成本高等问题,还包括电池回收这一难点。而在美国,有99%的铅酸汽车电池是可回收的,是回收率最高的产品之一。对此,大众集团提出了一个电池回收利用计划:把动力电池化身为充电宝。当然,并不是我们手机的充电宝,而是电动汽车移动充电宝。![]()
正如前文所说,纯电动车的桎梏之一在于充电难,这问题除了和充电桩数量有关以外,也和充电速度有关。但如果像手机一样,可以随身带一个“充电宝”,是不是可以从侧面上解决充电难的问题呢?目前,大众集团计划生产一款便携式快速充电桩,可存储360kWh能量,一次最多可供4辆汽车充电,最大快充输出功率为100kW,而且体积较小,便于部署。![]()
这种充电桩所使用的电池组,与大众MEB平台生产的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组一致,意味着当汽车的电池组使用寿命到达极限时,还能拆下来回收当作充电宝。有的人可能会质疑当中的可行性,但其实一个已经供电动汽车使用10年以上乃至更久的旧锂离子电池,其剩余的能量容量仍然很大。比如2019款大众e-Golf的电池组所存储能量就与美国家庭一天所使用的能量相当。正是基于这个前提,大众集团提出的这个电池组的回收再利用计划得以实现。![]()
目前,大众集团首个便携式快速充电桩计划率先在德国安装试运行,同时还会在今年正式全面生产该款充电桩。但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这个计划会否受到影响还未可知,后续我们也将保持关注。
![]()
现在我们说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难,但其实这个“难”并不只是单纯地指回收技术,同时还包括成本问题。可以说,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电池回收也并非不可能。同样,要造一辆足够环保的车,其实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也好像并没有那么难。就比如来自美国Fisker公司所推出的Fisker Karma,就是这么一款“环保”的车。![]()
Fisker公司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作为环保型豪华房车制造商的先锋,它曾宣告破产直至中国万向资本的注入与收购才重新复活。而说起Fisker推出的第一款车Fisker Karma,同样很多人不知道,但如果提起它的用户你肯定认识。举一个例子,比尔盖茨就拥有一款Fisker Karma。
![]()
Fisker Karma的电池使用石墨烯材料打造,不但寿命更长而且充电时间更短,也更加节能环保。同时,它的座椅皮革材料同样以可回收材料打造,与奥迪的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据悉,Karma还将与宾尼法利纳合作推出新车,新车命名为EMontion。同样使用新型的石墨烯电池技术,在仪表盘边缘采用再生木材,座椅则采用鞣革和喷漆工艺的皮革材料。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研发出一种镍钴锰里氧化物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最大续航643公里,快充时间达到惊人的9分钟160公里续航!![]()
其实除了上述车型和厂商以外,其它的厂商也在不断尝试各种可回收材料的实际应用。比如在生产聆风车型时,日产同样使用了可回收塑料。在不久前,Polestar也对外表示,公司在未来的生产中也将加入可回收材料,其中一种为由亚麻和回收塑料制成的新型纤维。可见,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萎缩,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已成了当下的发展热点,越来越多的厂商出于本心与对未来发展的思考,纷纷加入了相关的研究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