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上个月,问一位没车的朋友,为什么还不买车,可能TA的答案是油价太高,实在烧不起,但是到最近几天,这种“借口”似乎就不存在了,随着全球油价爆掉,国内成品油价格应声而降,92#汽油和95#汽油的价格分别降低0.81元/L、0.86元/L,现在两种标号的汽油价格分别为5.48元/L和5.84元/L,汽车重回5元时代,对于很多用车频率比较高的车主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有网友评论和文章认为,随着成品油价格重回5元时代,事实上对于当下低迷的中国汽车市场而言,可能会有非常明显的提振作用,也就是说,之前很多纠结于油价过高、油价负担比较重的消费者,现在这种顾虑应该就没有了。所以在油价猛降的情况下,已经身处危局的中国车市来说,或许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现在,中国汽车市场正处在可能是10年以来最艰难的时刻,2月份乘用车销量下滑超过80%;3月份第一周乘用车销量下滑51%,乘联会保守估计,整个3月乘用车销量下滑幅度会在40%以上。当然这其中有突发因素的影响,但是整个中国车市在“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下,整体呈现过度低迷的状态,而且很多影响车市状态的负面因素都没有转好的迹象,现在油价这一项已经不是问题了,这的确会让很多人对它的作用有过度夸张的想象!
![]()
事实上在我们看来,油价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影响是极低的,这一点很容易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现在每升汽油价格降低0.8元,国内车型的油箱平均容量也就60L,那么加满一箱油,也就能省不到50元,这在当下的物价水平下,连一个卤猪肘子都买不来。所以就算油价大幅度下降,我们相信对于很多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形成不了决定性影响。
![]()
而事实上对于中国车市当下的境况而言,整体下滑是一个必然结果,因为几年之前一波购置税减半政策,已经让国内大多数家庭完成了普及式消费,接下来的汽车消费就变成了“小修小补”。所以中国汽车市场重回年销量2500万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再也回不去了,这是中国汽车市场低迷的重要原因。而我们看到的低迷只是因为国内汽车厂商发展严重两极分化,大众、奔驰、宝马、奥迪、通用、丰田、本田、吉利、长城、长安这样的车企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剩下几十家车企瓜分少量的市场份额,所以导致很多车企难以为继,销量持续断崖式下掉,让我们感觉中国车市已经病入膏肓,而事实上一线合资品牌、豪华品牌、一线自主品牌的整体状况,看上去还是非常“健康”的!
![]()
当然我们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中国车市持续低迷,消费者不买车,问题出在车市本身之外。我们知道,现在汽车的主要购买人群已经变成了80后和90后,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但是作为主力人群,两个年代的消费者却普遍背负着一个很大的压力—房价。很多这个年代出生的消费者现在还在承担房贷或者正在攒钱买房,不断上升的房价,不仅挖空了很多人的积蓄,还顺便透支了未来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所以只要房价继续涨下去,那么消费者购买汽车这种大宗消费自然会受到打压,这是不争的事实。
![]()
另一个层面,随着很多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持续增长,比如猪肉、蔬菜、水果等价格的持续增长,导致很多中低收入者对于当前收入的未来购买力预期不敢乐观,所以对于汽车这种大宗消费,自然是不敢贸然出手,如今这种情况似乎有恶化的趋势,因此对于中国车市来说,可能还会持续发挥作用!
![]()
当然在用车养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油费一项支出,日常的停车费、道路通行费用、违章罚款、维修保养费用、洗车费用等等,事实在买车之前感觉好像没啥大碍,但是真正开始养车之后,它们带来的经济压力并不比油费小。正如一位网友评价的一样:油价降低对于已经买车的人来说,当然好了!但是对于买不起车的人来说,则是一种诱惑,该买不起还是买不起,如果养车只花烧油的钱就好了!
![]()
所以就算是油价大幅度下滑,对于中国车市低迷的提振作用也将非常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中国车市的问题出在了消费方面。因此在消费者的收入整体大幅度增加,房价、生活必需品价格没有回落之前,中国车市的一潭死水很难想有大波澜,可能性小之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