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点击上方蓝色【车界】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保护日。
有关丰田“机油门”的报道在这一天被撤稿,这似乎更像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讽刺。
![]()
这边媒体和各大论坛有关广汽丰田凯美瑞、一汽丰田亚洲龙、RAV4荣放以及雷克萨斯ES“机油增多”的问题曝光不断增多;那边丰田公关却忙不迭的开始灭火,对于媒体的曝光不惜“一删了之”。
只是不论是撤稿还是洗白,都于解决问题无益。
撤稿并不能解决问题
事实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动辄删稿的做法,不但起不到疏导舆情的作用,相反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引发更多关注,从而使舆论持续发酵,让企业更为被动。如果是涉及利益而删,则是违法行为。
![]()
从车友群、论坛以及车质网的投诉来看,包括凯美瑞、亚洲龙、RAV4、雷克萨斯ES等车型已经处于投诉的风口浪尖,3月1日-3月14日的投诉排行中,凯美瑞更是问鼎第一,其投诉问题也集中在机油增多、发动机机油乳化等共性问题上。
![]()
而面对车主的投诉和舆论指责,丰田一方面制定话术,告诉消费者“机油增多”并不是问题。相关话术称:“机油液面高度超过机油卡尺F刻度和机油盖内侧乳化均是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正常现象。根据内部的研发阶段评价和调查结果来看,这些问题均是正常现象,并非质量问题。”
![]()
另一方面,针对发酵的舆情,丰田开始公关撤稿了。“315”当天,包括《车界》在内的多家媒体有关丰田机油门的多篇报道被集中下线,而笔者咨询下线理由则是“涉及品牌负面信息”,如此看来机油门事件确实是丰田的痛点和敏感点,不论是一丰还是广丰。而315当天有关丰田机油门的报道被集中下线,这更使丰田机油门的问题变得值得跟踪和玩味。
机油门仍在发酵
事实上,丰田机油门仍在发酵,凯美瑞已高居车质网投诉榜第一,亚洲龙、RAV4荣放也紧随其后,已有上百位2.5L双擎车型车主表示车辆出现“机油乳化的现象、机油增多、汽油味儿大”等问题。
![]()
一位凯美瑞车主的问题描述和丰田4S官方的描述可谓最具代表性。车主称“听说丰田机油增多问题后,检查了自己的车。车停放地下车库,车库温度10摄氏度,停车后检查时间大于12小时。机油高于机油尺上限10mm,机油有浓烈的汽油味。致电购车4s店,回复说正常不影响使用,说这是官方统一的问题回复。感谢丰田的认真态度与回复,祝愿相关事件处理人员及家人早日取得真经。”
车主之失望与无奈甚至愤怒可见一斑。
![]()
![]()
而丰田机油门持续发酵,也引来颇多推测,一种可能的解释是2.5L双擎动力设计不合理,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判断和考量。而值得关注的是,今年2月初,北美市场对凯美瑞、亚洲龙、RAV4荣放以及雷克萨斯ES进行了召回,召回原因则是发动机铸机上的气孔会因高温产生裂缝,导致冷却液泄漏。
![]()
此后不久,丰田又宣布召回320万辆汽车,原因是这部分车辆搭载的燃油泵可能导致发动机运转不畅,从而发生熄火问题,甚至在特殊情况下还无法重新启动。
这两起召回事件也使得如今的国内丰田2.5L双擎动力机油增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倘若丰田不能尽快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只怕相关问题还会持续发酵,随着投诉车主的增多,最后质检监督和消费者保护部门介入也并非不可能,届时丰田品质神话不仅会遭到重创,同时丰田品牌和口碑也可能毁于一旦。
不论结果如何,《车界》记者仍将对丰田机油门事件持续追踪。
写在最后:
事实上,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已将涉互联网的市场经济秩序列为刑法保护的对象。行为人以掩盖负面信息为目的的不正当删帖行为,既违反了国家规定,损害公开、平等的互联网环境,又破坏了信息网络的传播秩序,应予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