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期国内对疫情的研究主要还是局限在国内的影响,随着疫情发展进入新阶段,海外风险正在快速集聚,尤其是欧洲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继意大利之后,若德法等国也采取“封国”措施,将出现系统性风险,一是对欧洲市场的打击将可类比08年金融危机,二是将可能导致国内甚至全球范围车企出现“二次探底”的风险,三是政治上可能将推迟新能源发展进程。
一、海外疫情发酵:欧洲成为新的重灾区
进入3月,新冠肺炎发源地中国逐渐控制住疫情发展趋势,海外反而出现逐渐失控的现象,疫情进入快速发酵阶段。
分区域来看,当前亚洲疫情已趋于平缓,日本总体未失控,韩国新增确诊已出现拐点,反而是欧洲形势急转直下,出现大爆发的苗头,疫情自意大利北部向整个欧洲大陆蔓延,目前意大利已经采取封国的措施,一周内西班牙、法国、德国等欧陆大国感染人数飞速增长;北美则以美国为主新增病例呈现逐步上升。
2019年3月11日,WHO 总干事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新冠肺炎已具有大流行特征。在过去两周,中国境外的确诊病例增加了 12 倍,受影响国家的数量增加了两倍。从海外疫情发展看,当前累计新增仍处于加速状态,对应每日新增仍在上升。
二、欧盟疫情发展情况:从北意向欧洲大陆扩散,法德处于爆发前夜
从部分国家疫情发展形势看,确诊人数超过100人起作为day1,可以看到各国累计确诊人数的走势呈现不同特征,意大利的确诊人数还在飞速上升,且从北部地区继续向欧洲大陆散播,西班牙落后意大利一周半,德国、法国目前走势还不明朗,但很明显离拐点还有很长的距离,后续疫情发展趋势是按照意大利或韩国的曲线走目前还很难说。
目前看欧洲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了4.5万人,其中意大利累计已经到2.1万了,按照现在意国的死亡人数发展趋势推测,意大利的最终感染人数可能是要到4-5万,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最终感染和死亡人数应该跟湖北省类似。
自意大利之后西班牙疫情发展速度令人吃惊,13号出现单日新增2000+的增幅,14号西班牙也宣布下周一开始进入紧急状态,路透爆料说有可能会采取跟意大利类似的“封国”措施。而法德累计确诊也到了4000的关口,日新增1k的大关就在眼前了,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一周德法两国都有破万的可能性。
欧洲大陆上四大国,德法意西人口面积都类似,后续疫情发展趋势也可以参考意大利现在的情况,法德经济条件好点,最后发展趋势可能是弱化版的意大利,将采取一定程度的封锁措施。而英国脱欧之后,申根签证不好使了可能控制的会好点,但也只是谨慎乐观。
从中国、韩国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对于肺炎疫情总体来说肯定能控制的,恢复的进度快慢跟政府和民众愿意付出的代价成正比,按照目前欧洲人民对“政治正确”的追求和自由的向往,最终完全控制住应该比中国晚1-2个月,也就是3月下旬到4月西欧地区达到最高峰,到5-6月完全得到控制。目前有个好消息是目前还没有疫情往中东欧发展的迹象,德国的感染者大部分位于西德地区,如果现在采取坚壁清野的措施,还有希望将疫情控制在西欧。
三、生产端:“封国”造成的短期停工不可避免,后续影响或将传导至国内
西欧四国的沦陷,对于欧洲汽车工业的打击是巨大的,汽车产量前三的德、西、法年产量为560、290、230万辆,意大利稍微弱点也有100万以上的产量,这四国产量占欧盟总产量的60%,当然还有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基本都集中在这四国。从中国经验看,只要部分供应商企业复工延迟,或者出现若干企业员工感染的现象,都将造成后端主机厂流水线直接停下来。
加上可能受到影响的英国产量160万辆,以及与德国接壤的中欧地区,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汽车生产大国(产量300万+),甚至更远的土耳其要是也受到一定影响的话,这种发展中国家如果出现疫情将更加难以处理,欧洲今年汽车总产能将受到严重的打击。
从目前中国封城的情况看,主机厂停产是不可避免的,参考2月份中国产量同比下降了80%以上。从最近的欧洲汽车新闻可以看到,意大利锁国之后,法拉利、兰博基里、FCA部分工厂,供应商brembo等都暂停生产,西班牙加泰地区的雷诺、日产、西雅特工厂也出现了停工现象,复工时间将可能将是几天也可能是几周。
而随着感染人数的持续增加,西班牙进一步采取封锁措施是100%确定的,西班牙是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本土有13家工厂,包括戴姆勒、福特、日产、PSA、西雅特、大众等品牌,要是跟意大利一样封国的话,将对欧洲主流汽车集团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后续疫情进一步扩展到法德本土,导致出现类似“封国”的措施,像法雷奥、博世、英飞凌这样供应商一旦出现停工,大众、宝马、奔驰、PSA这样企业出现居家办公等,那么中国车企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可能会出现年初湖北供应商停工造成全球减产的类似效果,国内势必出现“二次探底”的现象,到4-5月再出现一波停产风险。
四、需求端:换购比例更高的老欧洲汽车消费需求将受到沉重打击
而各国采取紧急状态更严重的后果是对需求端的影响,针对疫情采取的封城措施,将使得消费者避免外出,经销商闭门歇业等,短期内购车需求推迟(对于老欧洲换购占比达到80-90%的更加影响明显),同时封城对中小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居民收入下降,换车这种可选消费成了开源节流的突破口,两方面共同导致欧洲汽车消费需求下降。
目前德、法、意、西四国汽车销量分别为380、270、210、160万辆的规模,占欧盟总销量的60%左右。参考中国的管控强度当成基准100%,将使得全年销量下降10%以上,意大利现在封城的力度大概是80%,后续西班牙采取70%力度,法德情况好点按照50%力度执行,则对应将减少70万辆需求,若疫情恶化且扩展到英国和东欧地区,欧洲总的需求将下行100万左右,对应全年销量下滑5-6%。
五、对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
2020年本来是欧洲的新能源再出发的一年,德国法国都给了很高的补贴力度,配合欧盟搞的碳排放管控措施,本来想大干一场,A股的一些标的也打足了预期。
而现在天有不测风云,在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击下,今年欧洲车企连本土市场都要守不住了,而且疫情对新能源的负面影响更大,消费者不敢上街买车,给再多补贴又有何用呢。
在下行周期通过碳排放来强逼企业搞电动车,本身欧洲车企就已经背上沉重的负担,若后续预测的疫情发展情景确实发生(西班牙封国、法德部分区域封锁),疫情延续到6月才结束,或者更悲观点疫情扩散到英国和东欧地区,欧盟委员会会不会紧急迟或者减弱2020年碳排放考核力度,为汽车企业减负呢?(毕竟有传言中国双积分已经在考虑推迟了)
一旦欧盟今年推迟了碳考核,后续可能将出现目标落空常态化的趋势,前期业界通过政策预判新能源产销规模的逻辑即不再成立,这一仗会不会让欧洲新能源发展进程延迟1-2年还未可知。
结 语:欧盟疫情这几天突飞猛进,意大利也采取了类似湖北的措施,在严峻的形势下欧盟的碳排放要不要放一下,后续我们值得认真去研究;而美国也出现大范围爆发的可能性,这波疫情影响下是加速了全球传统车企的衰落进程,特斯拉或将成为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