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月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大幅下降,且降幅明显高于上月。当月汽车产销28.5万辆和31.0万辆,环比下降均为83.9%,同比下降79.8%和79.1%。预计随着2月下旬企业逐步复工、复产,3月汽车产销将比2月会有明显增长。
1-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3.1万辆和183.1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8.1%和43.6%。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50.4%和4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2.3%和37.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5.7%和58.6%;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53%和49.7%。
2020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乘用车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呈大幅下降。当月共销售22.4万辆,环比下降86.1%,同比下降81.7%。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四大类品种销量环比和同比降幅均明显高于上月。
1-2月车市简析
1-2月,乘用车共销售183.1万辆,同比下降43.6%。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降幅略低于行业,其他三大类品种降幅均超过45%,高于行业。
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虽延续了上月快速下降趋势,但市场占有率比上月呈较快增长,共销售11.8万辆,环比下降80.5%,同比下降77.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2.6%,占有率比上月提升15.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9.7个百分点。此外,各主要外国品牌销量环比和同比降幅均超过80%,表现同样低迷。2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1.4%、65.4%和80.4%,比上月均呈明显提升。
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2.1万辆,同比下降47.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在外国品牌中,日系和德系品牌销量同比降幅略低于全行业,其他外国品牌降幅均高于行业,其中法系品牌降幅依然最为明显。1-2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4%、53.4%和61.0%,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略有提升,SUV和MPV均呈下降,其中MPV降幅更为明显。
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61.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4.2%。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十家企业销量均呈较快下降,其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广汽本田降幅更为显著。
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55.3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62.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大众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奇瑞汽车略有下降,其他企业均呈两位数较快下降。
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共销售8.3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92.4%。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广汽本田销量略增,上汽通用微降,其他企业降幅均超过20%,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安汽车降幅更为显著。
中汽协专家观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与疫情的蔓延有很大的关系。从生产端看,企业因复工复产进度慢、零部件供应等问题导致产出水平低;从消费端看,产品消费停滞,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抑制,对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片“降”声中,依然有亮点。数据显示,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提升至52.6%,同比上涨9.7个百分点。
2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大幅增长,与企业全力保障复工复产的经营策略有很大关系,但依然不能够盲目乐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就目前复工复产的整体进度来看,2月份已经触底,3月将会开始缓慢回升,预计第三季度可以恢复正常。对于2020年车市整体走势的预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尚不能给出明确数字,但肯定要比年初预测的-2%降幅要大。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疫情还未真正缓解,而全球疫情的持续蔓延对出口市场也产生了不确定的影响。
复产复工达八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从加快复工复产、启动市场、刺激消费以及稳增长五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复工复产是当下整个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当前根据中汽协密切跟踪的23家企业集团(203个生产基地、年销量占比超过96%)复工复产的情况来看,截至3月11日,整车厂复工率为90.1%,员工返岗率77%;所在省市除湖北省外,其他省市复工情况好转,16个省市全面复工。
截至3月11日,中汽协调研统计的23家整车企业中,一汽、长安、奇瑞、吉利、江淮、华晨、重汽、宇通、金龙、陕汽等18家企业已经全部复工;截至3月9日,调研统计的13家主要零部件企业集团中,有6家已经全部复工,5家复工率超过80%。
直播车市
伴随着疫情逐渐消退,各地积极落实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让汽车生产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节奏。可以预期,疫情过后人们安全出行、便捷出行、舒适出行的迫切需求,势必让汽车市场将迎来一轮报复性消费反弹。笔者预计国内五月份左右会出出现局面扭转。
图:网络
文:柏丽
版: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