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留在中国,但需要找到一个成功的方案。”标致雪铁龙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唐唯实表示,PSA与FCA合并之后将重新审视在华发展战略。
汽车市场日渐萎靡,车企发展也越发艰难,这也让各品牌开始施展出浑身解数来抵抗车市严寒。在去年的12月18日,PSA与FCA共同宣布正式合并,并于12月18日签订了具有约束力的合并协议。
![]()
在业内人士看来,PSA和FCA的合并有助于其应对当前汽车市场疲软的局势,以及助力加速推动电动化转型。虽然两者在国际市场上有着极高的人气,但在中国市场,两者的表现均不尽人意。
根据PSA公布的2019年销量数据显示,中国及东南亚地区PSA销量为117084辆,同比跌幅在55.4%。而FCA虽然没有具体的销量数据显示,但是其在华现状却真真实实的反映在了2019年的财报中,根据财报中显示,在亚洲市场,FCA全年报亏39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销量下滑29%至14.9万辆。其中,以中国市场的下滑幅度尤巨。
但两者并未放弃中国市场,将有的放矢的针对中国市场制定发展战略,希望重新在这片沃土中开枝散叶。
中国市场的诱惑
在FCA和PSA合并的公告中,向电动化转型的内容成为两者合作的重中之重,合并后的新集团将在电气化的动力总成、自动化驾驶、数字互联等方面持续发力,迎接未来可持续的移动出行时代。
FCA和PSA的合并有助于其应对当前汽车市场疲软的局势,以及助力加速推动电动化转型。抱团取暖无疑是明智的,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四化,高额的研发费用压得车企喘不过气,通用、大众、奔驰和宝马等巨头车企均不例外。而FCA和PSA的合并可以巧妙的节省成本,并结合双方优势,发挥协同作用。
![]()
并且FCA已经立下了“军令状”,根据FCA的规划,其已经投入了十亿余美元的资金来发力新四化,如若失败,则将面临巨额的罚款。
未虑胜,先虑败。即便FCA和PSA在新四化领域开花结果,但如何将果实卖出去并快速取得收益?FCA和PSA联盟所面对的必考题。
对此,这个联盟不约而同的将目光瞄向了中国市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产销量双双跃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在促进汽车业转型升级、扩大汽车消费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惠誉评级分析师近期发布报告显示,在未来的15年内,全国乘用车的渗透率将会增长至每千人150-200辆。
预计一二线城市的购车需求将主要来自于置换购车以及消费者对更贵、更高端车型的需求。而在增长更快的中小城市,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仍将是主流,主要瞄准首次购车的入门级购车者。
特斯拉无疑是在华市场受益者的代表企业,日前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其 2019 年在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达到 29.79 亿美元(约人民币 207.8 亿元),同比增长 69.55%,中国依然是特斯拉第二大消费市场。
中国市场这片沃土散发着磁性,牢牢吸引着PSA和FCA的注意。
讨好中国市场
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发展,首先要讨好中国市场的消费者。目前来看,PSA和FCA都不具有这种能力,在中国消费者眼中,其已经心有所属:大众、两田一日(丰田、本田和日产)、主流豪华品牌和自主品牌。
在“存量竞争”下的汽车市场,PSA和FCA要想挤进其中很难。业内人士指出:“PSA和FCA在中国市场相对弱势,这样的弱势体现在产品布局、消费者口碑和高端品牌上。”
在其看来,轿车牢牢占据着中国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PSA轿车的产品竞争力比不上德系和日系品牌,FCA的轿车产品线更是惨不忍睹,这也意味着联盟初入中国市场就已经失去了一只主要竞争武器。而消费者口碑同样如此,趋于小众的两者固然很难取得良好的消费者口碑。
![]()
消费升级越演越烈的当下,豪华品牌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PSA和FCA联盟也希望借此来重新撬开中国市场大门。PSA的豪华品牌DS始终没有获得中国市场的认证,FCA的玛莎拉蒂虽然别贴上了超豪华品牌的标签,但销量规模惨不忍睹,阿尔法·罗密欧在中国市场的优惠额度俨然不能撑起它豪华品牌的属性。
在此之下,PSA和FCA联盟确实有必要重新审视在华发展战略!
业内人士认为,两家公司都是以本土市场为中心,并未向中国消费者的偏好所转变,这点我们从PSA旗下车型的“反人类”设计中就能发现。
对此,重新审视在华发展战略可能是一次“推倒重来”的手法,重新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有的放矢的推出新的车型,贯彻“中国化”战略,并且构建后市场服务、重新勾画品牌形象等方式入手。这是一场道阻且长的转变。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PSA和FCA在中国市场难有起色,不如优化配置,在全球汽车工业下滑的当下保住有优势的市场。但这不等于退出中国市场,毕竟中国市场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影响力日益凸显,稍作收缩,降低亏损,保留住一定市场份额,日后等联盟根基稳定之后,在重新“抢滩登陆”会容易的多。
总结:不论PSA和FCA联盟如何重新制定在华发展战略,其在中国市场属于“落后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日后联盟能否在中国市场重振旗鼓,并且如愿成为全球“第四大车企”,我们交给时间和市场来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