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在拿到驾照的初期,喜欢在马路上慢悠悠地开车。那个时候是因为不熟悉车辆,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怕手忙脚乱的出现意外,所以害怕把车辆开快。
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驾驶后,对车辆的驾控已经逐渐熟练,于是在该快的路上就快,该慢的道上就慢。这时候有个奇怪的现象,在路上跑的多了,遇到的情况也复杂,有一部分司机朋友,变得很佛系,就特别喜欢开慢车。
我们一直都以为“开慢点”是“正确”的观念。第一次玩婴儿车,母亲说走慢点;第一次学习自行车,母亲叮嘱着骑慢点;第一次开摩托车,父亲在后面不停大喊开慢点,甚至在驾校第一次摸方向盘,教练在旁边声色俱厉:想漂移啊?还想踩油门?慢点!
从记事开始,“慢”就被定义为“安全”的代名词。仿佛一切东西只要慢慢来,就能达到最大的安全效果,骑车要慢,开车要慢,走路也要慢点,下楼梯也要慢,就连工作后三姑六婆问道自己的工资,他们也是只是回了一句:慢慢来吧,不急,还年轻。
我觉得很多人都对“开慢点”有一定的误解,我认为开慢点应该是小心开车,集中精力,而不是一味地放慢车速,车多人多路弯路窄
就放慢速度,相反,车少人少,路直路宽就得加快速度。
其实绝大多数挡在前面的不合理慢车,都是打电话和“新手上路”的居多。高速上遇到不合情理的慢车,闪了远光提醒无动于衷的,超车后多数发现正在打手机的,或者回微信,或者一脸紧张的新手司机。
其实新手司机可以理解,但是在高速上打电话是真的不能忍,如果有几千万的生意或者急事要谈,何不靠边停下来处理,用最快的时间处理干净再上路,这才是最安全的做法,这种打着电话开慢车的,是害人害己的行为。
你是不是遇见过在红绿灯路口,前车在玩手机,你闪灯按喇叭,对方还是无动于衷的情况;你是不是遇到过双向单车道,因为前车慢吞吞而导致后方塞车的情况。这就是路怒的源泉!
曾经有个数据显示,如果把所有人的起步速率提升一点点,那么中国的交通效率将会提高10%。很多时候遇到大堵车你会奇怪,明明去到前面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会堵车呢?
造成堵车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来源于头车开的慢,然后两台慢车把3车道变成了1车道,怎么会快呢?这就造成了交通资源的极度浪费,而这些不合理的开慢车行为,正在逐渐“蚕食”中国健康的交通。
开慢车的行为是不可能杜绝的,也不可能会整改,因为这会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可以帮助这些人加以改正。新手在经历过熟悉期之后,会组建组成适合自己的健康驾驶观和驾驶习惯。
如果经过熟悉期后养成了驾驶陋习,那么这些就是传说中的“马路杀手”了,喜欢开慢车就是其中一种。想要加以改正的话,要懂得如何在适当的情况下提速,更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慢下来。
最后再问一句,要是你开车遇到前车慢吞吞,你会怎么做?在评论区告诉大家呀!
(文章视频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