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中,很多车企为了让自己旗下的主销车型更有竞争力,使得车型的优惠幅度越来越大,有些甚至达到了我们所说的“白菜价”,较几年前售卖的同一款车型在价格上有着近一半的差距。
![]()
就拿B级车中的主流车型大众迈腾来说,在2009年,如果你想购买一辆中配版的车型,落地价格至少要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现在购买的话则只需在23万元以内,并且在那时想购买奔驰E级这类低配的车型时,至少需要花掉60万元,但现在购买这类的车型则只需40万元出头,价格相当实惠。但很多消费就会感到质疑,当年汽车的质量和现在的汽车质量相比,是不是减配了。就这个问题,小编今天就问大家一一分析一下。
![]()
首先减配问题,是目前大多数车企一贯采用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对降低成本是最有效的,同时也能降低售价。打个比方,之前售卖的Jeep自由光车型为进口版车型,最低配的售价达到了37.19万元,但在后期中,因为销量不好,导致它的最终成交价格低至30万元以内,但这种做法并没有为其取得更多的销量,于是厂家改变了策略,将其进行国产,并降低车型定位,从以奥迪Q5、奔驰GLK为竞争对手改为大众途观、本田CR-V、丰田RAV4等车型,变得更加亲民,销量也就逐渐有了提升。
![]()
但在有些方面较进口版车型则有了一定的减配,例如车身材质和发动机下护板,进口版车型在车身材质上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材料,发动机下护板也是铝合金材质,但国产后,这些均改为纯钢材质,降低了成本,但也提升了车辆的整备质量。其实这种现象除了Jeep外,很多品牌也在使用这种方式降低成本,且不影响安全性。但某些品牌则是有些不尽人意,在保留原有的车型结构外,将材料进行过度削弱,导致车辆的安全系数大大提升,为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在这里提出批评。
![]()
由此可以看出,减配也分方式,有些可以接受,有些则不能接受,至于如何选择车型,小编给出这样的建议,那就是有能力尽量买进口车型,只能购买合资车型的话建议关注国内的C·IASI中保研碰撞测试,通过上面公布的信息为您提供更多的车型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