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奔又被拉出来鞭尸了?车身到底是钢好还是铝好?]()
这周车圈基本上就两件大事:
一是日内瓦车展取消;
二是社交媒体上关于某奔车身铝换钢的事情。
有着一年汽车风向标之称的日内瓦车展历史上第二次取消,第一次是因为二战,第二次就是因为新冠疫情。
不过毕竟时代变了,虽然线下取消了,但是有新车要发布的车企们基本都选择了在网上发布新车 —— “云车展!”
所以K哥在这里也先做一个小小的预告,明天会出一期这些“云车展”的合集,看看这些备受期待的新车到底什么水平。
![某奔又被拉出来鞭尸了?车身到底是钢好还是铝好?]()
明天就能看到全新高尔夫GTI的参数了!
那么接下来,就要和大家聊一聊某奔铝换钢这个事情了。
其实没记错的话,2016年社交媒体已经喷过一次了。当时是“38号”,他们在节目中邀请来的嘉宾说奔驰C级在国内市场把车身材料从铝改成了钢,完了还没进行优化,所以出现了内饰异响和悬挂过硬等问题。
可谓是“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立马又有人做了视频,说是GLC的国内版本比国外版本重了80多公斤!你说说都重哪了?
而这次媒体上爆出的同样也是车身材料铝换钢,只不过火力重心变到了奔驰E级。
咱们把视线转回到2016年的那个夏天,那时候代号为W205的第五代奔驰C级还刚有一点成为“街车”的苗头。
![某奔又被拉出来鞭尸了?车身到底是钢好还是铝好?]()
海外版C200前期款
但是在K哥看来,国产的奔驰C其实是被严重减配的车型。因为海外版本的奔驰C主打卖点之一就是其轻量化的铝制车身,以日本市场威力,日本发布的W205奔驰C级轿车的铝化率达到了48%!
大量的铝合金材料使得这辆车的车身重量减轻到了1490公斤。
而国内版本的W205奔驰C,根据公布的数据,高强度钢的比例为62.4%,铝合金材料的比例为24.8%,足足降低了20%多。
重了多少咱先不说,国外铝制车身是个卖点,到国内就避而不谈了。
至于说是铝和钢哪个好的?K哥甚至还在网上看到有人说钢难道不好吗?多结实啊!
那K哥只问你一个问题,为啥海外版本一直是用铝的?
同等条件下,铝合金的性能要远远好于钢材。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铝合金的刚性和硬度比钢要更高,同体积大小的钢和铝来比较,铝的质量会更轻、硬度则会更高。所以现在的民用飞机机身工艺都全面采用铝合金的原因 —— 更安全。
然后比铝合金更高一个层次的材料就是碳纤维材质了,碳纤维又比铝在硬度和轻量化上提升了一个级别,所以很多“不考虑成本”的超跑都会采用碳纤维材质。
![某奔又被拉出来鞭尸了?车身到底是钢好还是铝好?]()
我们要改变一个错误的观点,汽车并不是越重越安全。你开起来感觉“重”感觉稳,那只是人底盘调教好。你看那些超跑个个大V10、V12的,车身也就1吨多,人开起来不稳么?
而且车重会导致油耗增加,操控性减弱;别小看这点重量,相当于你车上天天坐了俩胖子,长年累月开下来,你自己清楚。。。
还有说铝车身不能钣金的 —— 放屁!都啥年代了,谁说铝合金不能钣金的,铝合金当然能钣金,只是工艺不同,比较复杂,一般汽修店做不了而已!
下面说点题外话,全铝车身工艺相对复杂,加工焊接都有不小的难度,所以这东西贼贵 ——如果发生大事故,车辆变形明显,你也就别想修了。
![某奔又被拉出来鞭尸了?车身到底是钢好还是铝好?]()
还有就是虽然在理论上铝合金确实比钢材强度更高,但是在极端情况下(如上图),溃缩成一团的奥迪R8告诉我们,它并不能保证安全。
好在现在又出现了一种叫热成型钢的东西,这玩意儿强度很高,但是还是比铝重,所以很多车企开始在汽车的强度和重量之间找平衡 —— 最需要撑住的球笼型结构上用高强度的热成型钢,在需要溃缩吸能的地方依旧大量使用铝合金,重量和强度兼得。
奔驰这次被“鞭尸”的原因是:你减配,用了成本更低的钢材,导致车身更重,你非但没有卖便宜点,也没有加固悬挂和避震。
K哥想这也是奔驰E级避震投诉这么多的原因 —— 车重了这么多,用的还是原来为铝车身设计的避震和悬挂,不出问题才怪呢!
车友们你们说这值不值得喷?
刚巧K哥在码这篇文章的时候,新E级发布了,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又来个铝换钢呢?
![某奔又被拉出来鞭尸了?车身到底是钢好还是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