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诸多车企因为各式各样的“造假”相继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过没关系,消费者毕竟有着可以随时“失忆”的超能力,而这些车企好像也并不怕被消费者“一时”的抛弃。
所以近日,当日本汽车制造商斯巴鲁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斯巴鲁”)正式公开承认其员工在汽车燃效消耗和尾气排放方面篡改了数据后,大多数人有两个反应,一是,日本制造又造假了?另外就是,哦,原来这次又是斯巴鲁。
“人设崩塌”
日本制造造假的原因我们稍后再聊,BC小编先来谈谈“造假”但并没有掀起很大波澜的斯巴鲁。
像去年日产被曝聘用使用“无资质”的员工这事,还不要说目前国内已有的两万自媒体,光是CCAV-1都会在除天气预报这档栏目之外的所有时段里大爆个五百回合,但这次偏偏是在国内并没有什么影响力的斯巴鲁。
斯巴鲁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属于小众品牌,从不靠销量走红,靠的就是那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全时对称四驱系统,也因如此,让斯巴鲁跻身“实力派”。特别是与丰田联合生产的神车BRZ,成为了多少直男心头挥之不去的梦想。
但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此次斯巴鲁公司关于篡改新车燃效及尾气检查数据的调查报告显示,其旗下9种车型的903辆汽车被确认存在数据篡改,篡改对象除了运动型多功能车森林人外,就包括这辆神车BRZ。
“报告判定违规行为是在统管质检员的班长指示下进行的、有组织参与的违规行为,且持续时间很可能超过了15年。”不过由于没有发现质量问题,斯巴鲁表示没有召回计划。而对于此次篡改数据的问题,斯巴鲁回应:篡改数据属于遵纪守法上极其严重的问题,公司将认真反省,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么大的公司不可能在质检员这种关键细节上出问题的。说到底,篡改数据动机来自高层的可能性较大。”目前该事件已“惊动”日本交通部,并已督促斯巴鲁进行深度调查。
可笑的是,斯巴鲁这种所谓的管理疏忽在去年就有发生过。
2017年10月27日,斯巴鲁被曝出使用“无资质”的员工进行车辆检测,且这种做法已经持续了30年之久。斯巴鲁公司承认在被实施工厂监查时,采取了把无资格人员从检查线上临时撤下等可被视为隐瞒的举措;还存在在培训课程中,考官告知考题答案等违规行为。
对此斯巴鲁社长吉永泰之在东京召开记者会道歉,表示包括自己在内的董事12月起将主动退还部分薪酬。受无资格检查问题影响,斯巴鲁当年12月的国内汽车订单仅为上年同期的7成左右。但公司将优先实施对策,年内继续主动停发电视广告。据了解,2017年12月,斯巴鲁向日本国交省报告召回约39.5万辆汽车。
此番斯巴鲁“造假”在多数人看来已见怪不怪,但对于之前一直以“细枝末节方见真章”的日本汽车制造业来说,无疑又让他们面上再度蒙羞。特别是在经历了高田气囊、三菱排放门、铃木排放门、CR-V烧机油等一系列问题后,如何重新建立起外界对于“日本制造”的信任呢?
跌落神坛?
如果从今年1~4月份的日系在华销量来看,相较于德系,显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本田还极大地影响了销量。业界分析认为今年日系在华销量将呈现整体下行之势头。不过也有人说是受了日本制造业造假事件的影响。
在BC小编看来,这个说法并不客观,但并非没有道理。
毕竟从去年开始,日本制造业在“一夜之间”垮掉。
因隐瞒安全气囊质量缺陷而被美国媒体称为“有史以来最恶劣汽车安全丑闻”的日本高田公司已于去年6月申请破产。
三菱汽车承认从1991年起一直使用与法律法规不同的违规实验方法测算燃效,为了让从2013年开始生产的4种微型车达到燃效目标,还篡改了数据。铃木汽车同样被曝篡改油耗数据。
2017年10月,日本神户制钢承认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旗下工厂所生产的铝、铜制品存在篡改材料数据等作假行为。神户制钢产品被全球约200多家企业被其“坑害”,包括飞机、摩托车、空调等产品外,就连丰田、本田、三菱、马自达、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等纷纷被拖下水。
就在一个月后,日本三菱综合材料承认其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和三菱伸铜存在篡改产品数据的造假行为,问题产品涉及机电、汽车、航空等领域,受影响企业多达258家。11月底,化工巨头东丽株式会社也承认,旗下子公司东丽HC在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曾篡改了轮胎强化材料的检测数据,造假行为共计149件,涉及13家轮胎制造商。
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而垮掉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如今的日本虽仍然处于世界工业的金字塔顶端,但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意气风发相比,当今日本的活力与未来的发展前景已大不如前,同时衰落也受制于不少外因,包括日元的加速升值、世界经济走势的下行,以及市场风向的变化。
另外,由于恶性竞争,控制成本、保证利润也造成了日企“造假”不断的根源。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人才短缺的结构性问题也成为了导致日本制造信誉下降的绊脚石。
最重要的一点,对于那些陷入困境的日本制造业巨头来说,由于自身的显赫地位,他们更容易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制造适合新用途、满足新需要的换代型新产品,或者是对原有产品的性能、规格、款式、品种进行完善。这就让他们在旧的技术轨道上渐行渐远,殊不知自己跨越新旧技术之间鸿沟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而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各种新技术与新业态不断涌现。当日本制造巨头固守的技术轨道不再是行业主导时,便无法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漏洞百出。另外,“重技术、轻市场”的偏执,让日本制造逐渐与市场脱节。
不过小编认为,就如同《日本制造业兴衰启示录》文中所述,“仅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就给日本制造业判“死刑”,还为时太早。”日本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特别是在全球产业链上游的材料、零部件、装备制造等核心技术、高附加价值产品制造方面,仍无可争议地处在领先地位。因此,至少在可预见的短期未来内,日本制造业仍然拥有其他诸多国家无可比拟的竞争力。
所以我们从日本制造业的兴衰历程中只需要学习的是其取胜之道和问题之源,毕竟“中国制造”的时刻的确已经到来,我们不必大肆宣扬日本制造业已“垮掉”,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日后需要积极面对的未来。
-END-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