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瘟疫”打乱了昔日的平静。
从疫情发生以来,超级“黑天鹅”从天而降。封城,停工的影响也如蝴蝶效应般开始显现。“黑天鹅”一词比喻非常难预测的小概率事件,可一旦发生便会对它所在的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原本坎坎坷坷走过2019年的车市,在2020年初期就遭受了疫情这只“黑天鹅”的重创。
正值新春佳节,因为疫情的持续扩散,整个春节假期不仅延长。而为了减少人员的流动以及大规模的聚集,也采取了限制企业复工的措施。就拿汽车行业来说,几乎生产、销售工作停止。所以2月的销量可想而知。
近日,中国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汽车销量数据显示,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走势极低,这也是春节后修整因素的正常影响和受到疫情影响的综合体现。
2月第一周(1-9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处于冰封状态,第一周日均零售811台,同比增速下降96%。2月第二周(10-16日)的零售达到日均4100台,同比增速下降89%,2月的前两周的零售同比下滑92%,零售市场的回暖较慢。2月第三周的零售达到日均5411台,同比增速下降83%,第三周环比第二周的零售增长32%,市场回暖幅度不算太快。
由于只有特别急迫的购车需求才在疫情期间购车,加之各地经销商的开业数量前三周缓慢回升,经销店客流很少,因此一至三周仍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修整期。第四周经销商复工率大增,新车上市逐步启动,消费者购车活动也加速恢复。
可能也是得益于“绝处才能逢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车企们原先的销售模式受到挑战,因此从线下营销转成了线上营销,也就是——云卖车。可以看到是各大车企使出浑身解数,开展了花样百出的直播卖车。但其实就整体数据来看,线上直播卖车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或者说目前没有太大的效果。但其实也不可否认它将成为车企们销售营销的一大新模式。
即使是到了2月中下旬,很多经销商已经正式开店营业,但消费者到店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根据协会统计,截至2月20日,全国汽车经销商销售效率只有7.4%(销售效率指当期整车销售能够达到往年同期的程度),仍远低于同期,疫情余波暂未消除。
针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不少刺激消费政策也先后出台。广东省佛山市拟对消费者在当地注册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标准排量汽车,给予每辆车2000~5000元不等的资金补助,打响了“救市”的第一枪。
《求是》杂志刊登的文章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2月20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促进汽车消费。
广东省政府也印发《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政策也提出推动有条件的地市出台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
2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相关部门提交了推迟全国范围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建议。但是否采纳并未得知。如果此次建议可以通过,将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升级国六排放的车企是一次减压清国五的好机遇。
纵观这两年的车市,产能过剩成为一大问题。原本已是寒冬,如今却又遭遇疫情的冲击,对车市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据2019年数据显示,产能利用率在40%-60%之间的有8家车企,而低于40%的共有95家。其中产能利用率不足10%的32家以及没有销量的36家,都存在随时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在如此的情况下,年初的疫情,无疑是雪上加霜,工厂未能按时开工,经销商门店人流量也大幅减少,不少车企仍然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虽然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市场庞大,消费人群多。但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甚至是造车新势力都面临同样的市场考验。
可能越是艰苦的环境,愈能激发适应的本能。乘联会曾在2月初预计疫情对全年消费有100万台的销量损失,可能导致全年由1%正增长到负增长5%。如果目前政策实施力度强,有针对性传统车企的全面支持政策,疫情稳定后的4-12个月的销量会实现1%微增长,甚至会拉回全年销量实现正增长。
不过先不说政策的影响力,这场疫情带来的消费观可能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我们还是应对车市保有信心,毕竟通过这次疫情,才发现和公共交通比起来,私家车要安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