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具传染性的威胁,我们的日常防护,除了要戴医用/N95口罩外,还要勤洗手,和减前往人群密集区域等。但如果真的要出行,那密封性相对好的汽车,就成了让人比较安心的出行交通方式之一。
但打车或开自己的车出行就一定能确保不会被新型冠状病毒找上门吗?这倒不一定,所以即便是对于私家车主而言,自驾车也必须了解正确的防疫姿势。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虽然我们要面对的敌人是看不见的新型冠状病毒,但只要我们知道能如果防范它,甚至是消灭它,就不用害怕了。下面,咱们一起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弱点和传播方式吧。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方式:
在56℃环境下持续30分钟就能灭活(后又补充说最好能再静置20分钟确保效果)。此外,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等均可灭活病毒。
新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
1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2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3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对于自驾车的车主们而言,当然不用像上面的医护人员那样身穿防护服,且车辆出入也要进行全车消毒。但为了更好的防疫我们还是有必要进行一定的防疫措施。
在一般环境下用车,我们只需做好下面几点就基本不用太担心了。
1、不管你的车是否具备PM2.5过滤功能,在车内都应佩戴口罩。并常备消毒湿巾或小瓶装的免洗手消毒剂等消毒和个人防护用品等(但酒精类的易燃物品就不建议放车上了)。
2、在空旷的区域驾车时,尽量开窗通风换气,下雨时不能开窗可以开启外循环。开窗通风时,尽量是打开前后对角的车窗,让车内的空气能更快地换掉。
3、驾车进入公共场所或人流/车流密集的区域时,尽量开启空调的内循环,待驾驶至空旷区域时才重复第2点的做法。
4、如有其他人可搭乘自己的车时(无法判断对方健康状况时),尽量采用开窗通风,并对接其接触过的内饰、车门把手、和座椅等部位进行消毒。
5、对于车辆的消毒,在有阳光的天气时最好能把车停在露天地方,晒个半天。又或者在露天场地,用75%酒精对经常触碰的地方喷洒消毒(记得先熄火)。
特别提醒:
值得一提的是,千万不要用84等需要稀释的消毒液等擦拭内饰和座椅,因为它们均有很大机会让内饰发白、脱色和遭到腐蚀等。此外,医用紫外线灭菌灯,会令汽车内饰和真皮座椅加速老化,而且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所以不建议使用。
此外,因为空调滤芯是汽车防御外界的唯一武器,所以必须及时更换,如果超过更换时间,空滤将起不到有效的过滤作用(一般情况下是10000公里左右更换一次)。如有合适你爱车型号的HEPA滤芯(比原厂滤芯过滤效果更好的),也可以自行购买换装。
从显微镜看两张使用时间不一样的空滤对比图可以发现,上图的纤维吸附的脏东西并不多,但下图则比较恐怖,所以在发现空滤变黑时,已差不多要更换滤芯了。因为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