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庚子年对车市真不太友好。以受影响最大的零售业为例:1月25日就迎来了农历新年,(上一次在一月过春节的还得追溯到2014年1月31日)。这也就意味着春节前的有效销售时间变短,再加上春节期间的疫情影响,经销商零售像是被卡在了瓶颈,出不来也回不去。这个局怎么破?柯伊又叫上了三五好友聊了聊这个问题。
其中有老朋友胖虎(天生乐天派)、巴旦木(最爱用数据说话)、柯南(不爱常理出牌),还有最近才加入我们聊天群的麦昆(人狠话不多)。
可以预测的是,疫情结束后,人们的购车需求集中释放,车市会迎来一波或大或小的购车热潮。各汽车厂商到时肯定是各出奇招,吸引客源。在我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价。
没错,去库存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价。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奥迪用降价换销量已经成为了常规操作。虽然无奈,但是有效啊。去年上半年,一汽奥迪总共销售311,871辆汽车同比增长2.1%。这在整个中国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可是妥妥的逆市上扬啊。
有人对价格战拍手叫好,但也有人不看好这种“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局势。奥迪销量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乘联会给出的几组数据很说明问题:第一,今年一月轿车零售同比下降23.7%,但是豪华轿车总体持平与同期。第二,2019年12月入门级汽车消费乏力仍较明显。豪华品牌零售同比2018年12月增速16%,主流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实不只是奥迪,豪华车品牌在国内本身就有群众基础,所以他们的销量增长和降价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其实我并不赞成单纯靠价格战来吸引消费者,激发市场活力的行为。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竞争。降价是会让消费者上瘾的,一旦开始,只会愈演愈烈。车市有风险,降价需谨慎。
我们总爱参考十七年前的那场非典,希望能从过去,找到未来的答案,车市也如此。但历史并不总是那么相似,因为整个出行大环境已经改变。17年前,为了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更安全健康的环境,私家车成了香饽饽。经销商不需花大力气也能有梦里都笑醒的表现。而如今,私家车已不是稀罕物,公共交通也空前发展。再加上从未有过的停工停业达如此长时间,整个经济环境都略显疲软,固然这次疫情结束后,首购人群购买力得到释放,但也只是相对而言,不能与2003年相提并论。而且现在的购车政策也比当年严苛,就算大家想报复式消费,也未必能买得到车。所以不再会有头脑发热的冲动型消费,更多的是货比三家。一个诱人的价格就像是寒冬里的一碗热汤,最能融化消费者的心。但是,便宜就一定行吗?
我们看到疫情还没结束,就有很多车企给自己设计了新的广告语比如名爵——“三重防护,用专业守护健康”。据了解名爵旗下的名爵6、名爵HS等车型可有效阻挡病菌传播,以及杀灭病菌,保障用户安全。除了名爵,相信还会有不少车企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这个领域苦下功夫。
还有些聪明的车企一定会意识到保有车主的重要性,通过服务体验的升级来提升品牌的形象口碑,从而辐射更多潜在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