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易车研究院
中国的车市,仿佛是人到中年,既不像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充满干劲,也不像六七十岁的老头子,感觉还能再挣扎扑腾,面对渐入中年的汽车市场,我们更应该从用户年龄角度,更好的洞察各个车企的战略。
《车企战略与用户年龄洞察报告(2019简版)》摘要:
本报告基于人口变化,研究中国车市走势与车企战略规划
汽车行业研究看似错综复杂、庞杂无序,但实际上有自己非常鲜明的主线,其中人口与财富是研究车市的两大核心脉络。汽车归根到底是件商品,人在哪里车市就在哪里,财富有多大车市就有多大。
本报告聚焦人口,从年龄变化切入,总结车市过往与未来走势,思考车企过往与未来战略规划。
本报告假定财富等不变,研究中国车市走势与车企战略规划
为便于分析,本报告以人口年龄切入,假定财富等其它影响因素不变。
报告的所有观点与判断属于“实验室模式”,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仅供参考,力争有启发价值,车企在进行具体的行业分析与战略规划时,应结合自身的研发实力、产品布局、销量分布、渠道能力,和外部的社会财富、家庭收入、经济发展等更多变量。
80后等涌入创造了中国车市过去十多年高歌猛进的增长神话
中国从1971年起大规模推进计划生育政策,和以50后为主的父辈在50年代中期后的出生数大幅减少,使得70后的出生人口数由1970年2710万断崖式下滑至1979年1715万。
进入八十年代,受惠于改革开放与以60后为主的父辈出生数大幅反弹,80后出生数由不足1800万升至2500万上下。
进入九十年代,以70后为主的父辈遭遇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与九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严格,90后出生人口又跌回了2000万人以内……
人口走势与车市走势密切相关,出生数持续提升的80后,2005~2007年大规模涌入车市,快速掀起家用消费潮,创造了中国车市近十多年高歌猛进的增长神话。
未来一二十年,当80后大规模涌入增换购市场,势必会颠覆中国车市的内部销量结构,加剧存量之争
2008-2017年中国人口重心由20岁上下和40岁上下升至30岁上下和50岁上下
2008年中国人口重心为20岁上下(15~24岁)和40岁上下(35~44岁),2013年升至20多岁(20~29岁)和40多岁(40~49岁),2017年升至30岁上下(25~34岁)和50岁上下(45~54岁) ……
其中30岁上下人口占比16.56%,达2.3亿人,50岁上下占17.66%,达2.5亿人,后者成最大群体……
过往十年中国人口重心提升了十岁,但25岁与35岁购车需求截然不同,再加人口出生数差距显著,大幅缩短车企战略规划的生命周期。
2018年中国乘用车主体消费年龄达31~35岁
2013~2015年中国乘用车的核心消费年龄段都是26~30岁群体,且随着青年人口重心由20岁出头向30岁靠拢,该购车年龄段的用户占比由20.82%升至23.1%。
但随着20多岁的青年向30多岁的中青年转移,2018年26~30岁的购车占比降至20.66%,31~35岁后来居上成为新购车主体,占比21.7%。
随着50多岁年龄段人数的增多,2018年51~60岁购车占比由2013年4.46%翻倍至8.94%。人口年龄重心的上移,对车市影响潜移默化且实实在在,2017~2019上半年已让好多陶醉于青年用户的车企措手不及,纷纷陷入销量断崖式下滑甚至停产的困境。
2008~2017年青年用户不断壮大入门级车市
2008年人口重心集中20岁上下和40岁上下,前者开始步入谈婚论嫁阶段,孕育出巨大的首购家用消费市场,菱悦、悦翔、和悦等中国品牌紧凑型轿车,和新宝来、朗逸、悦动等海外品牌紧凑型轿车快速上量。
后者孕育出较大的公商务需求,中高级车轿车蓬勃发展;2013年人口重心移至20多岁与40多岁,前者由结婚向生子过渡,对品质与多功能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了紧凑型轿车的优胜劣汰,孕育出对SUV、MPV等多功能车型的巨大需求。
后者降低了对中高级轿车等的需求,刺激了中高级SUV车市与豪华品牌的下沉;2017年人口重心集中30岁上下与50岁上下,前者开始步入二胎时代,对品质诉求进一步提升,加速了入门级紧凑型轿车、中国品牌SUV与MPV等车市的销量大幅下滑,刺激了中高级轿车与中高级SUV的需求,加速了豪华品牌的下沉。后者推动了豪华品牌份额的快速提升。
90后人口持续下滑,将使2019~2025年中国车市长期低靡
90后~10后的出生人口数量渐趋平缓:90后由于受以70后为主的父辈被计划生育等影响,出生数快速跌进2000万;
理论上00后出生数应强劲反弹,因为以80后为主父辈出生数大幅提升,但受高校大规模扩招等影响,00后出生数逐渐稳定在1600万;
理论上10后出生数应下滑,因为以90后为主父辈出生数持续下滑,但受惠于80后、70后等大规模涌入二胎阵营,10后在中前期的出生数相对稳健,后期受2016年起房价突飞猛进等冲击,出生数波动剧烈……
人口数量与车市走势密切相关,80后出生数的大幅提升,将中国车市推向世界巅峰,90后出生数的大幅下滑,将使2019~2025年中国车市长期低靡,乘用车销量或跌破2000万辆,加速优胜劣汰。
00后与10后出生数的渐趋平缓,有利于车企持续推进中长期战略和优秀车企的脱颖而出。未来20年,车企在中国车市要做好短期应对艰巨挑战和战略规划长期化的两手准备。
2017-2027年中国人口重心将由30岁上下和50岁上下升至40岁上下和60岁上下
2017-2027年中国人口年龄分布将持续上移,低人口重心由30岁上下(25~34岁)升至40岁上下(35~44岁),高人口重心带由50岁上下(45~54岁)升至60岁上下(55~64岁)。
30岁与40岁用户的购车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前者更注重高品质与多功能的家用需求,后者更聚焦高端、品质与实用,且以个人需求为主,2017~2027年人口重心的持续上移,将对车企的车型研发、渠道建设、售后服务等提出新要求,迫使车企加速回归以用户为中心的原点。
随着高人口重心带逐步跨越60岁,将对需人为驾驶的传统车市形成新冲击,但有利于培育自动驾驶等新市场。未来自动驾驶在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不是年轻人,而是老年人。
2018-2027年中国乘用车用户年龄重心将超过35岁
2018年车市消费重心在31~35岁,终端销量占比21.7%,其次是26~30岁,占比20.66%。
随着人口重心的上移,2022年36~40岁的终端销量贡献将大幅提升,2027年36~40岁将成为新核心消费群体,意味着中国车市的消费重心将超过35岁。
过去十年中国绝大多数车企的核心战略目标是满足20多岁青年的购车需求,未来十年的战略目标将是更好满足30多岁中青年的购车需求,该趋势对吉利、长城等广大中国品牌的战略升级提出更高要求,对现代、别克等海外品牌的战略调整提出更多要求,对奥迪、奔驰等豪华品牌的战略下探提出更新要求。
2017~2027年中青年用户将不断壮大中高级车市
2017-2027年中国低人口重心将由30岁上下(25~34岁)升至40岁上下(35~44岁),高人口重心带将由50岁上下(45~54岁)升至60岁上下(55~64岁)。
该趋势加速中国车市由首购为主向增换购为主转型,导致以满足首购为主的紧凑型轿车的份额大幅下滑,推动紧凑型SUV优胜劣汰,助力以满足增换购为主的中高级市场不断壮大,其中高端紧凑型轿车、中型轿车、高端紧凑型SUV、中型SUV等细分车市将不同程度受益。
品质消费将成为主流理念,节能车等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豪华车市将出现大规模优胜劣汰。
随着老司机群体的快速壮大与存量之争的愈演愈烈,2019~2027年将真正拷问车企把“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挂在嘴上还是放在心里。
——END——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