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层面上看,这次新冠疫情对国内各个产业都会产生影响,作为制造业支柱的汽车产业当然不能幸免。而在微观层面上,其产生的影响不会全是负面,反而会让消费者更注重一些长期被忽略的东西。
例如车内空气质量。
这对抗新冠病毒的这段时间内,社会大众对个人卫生的标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口罩的过滤效果要达到95%以上、洗手液要特定型号,连清洁家具也要专用的清洁液。那我们经常接触的车厢,又岂能忽视?
早在十多年前,车企就开始注重车内的空气品质,但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车内有害物的认识,只停留在PM2.5一种。而更应注重的还有车内有机挥发物(VOC)、车内气味强度(VOL)、车内致敏风险(VAR)、车辆电磁辐射(EMR)等指标。
其中VOC包括有苯、二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醇、十四碳烷、TVOC等,当这些物质在车内聚集到一定程度,极容易诱发疾病。而我们常说的车内气味也即VOL指标,其强度也与VOL密切相关。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该如何鉴别汽车内的空气品质?其实,目前绝大多数一线品牌车型对车内空气品质都有很严格的标准,不少车型都搭载了空气过滤系统。另外,大家也可以留意由中国汽研发布的“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这是国内较为权威的车内环境健康评价规程,目前已发布了两批共20款车型的评价结果,并出具了“2019年度推荐车型”榜单,在购车过程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