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起初人们觉得只要“能开、省油就行”。而现在,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动力要充沛,配置还要高,什么安全配置、舒适配置、便利配置,能加的尽量加上,好像低配的车开不走一样。
![]()
聊哥觉得吧,配置这种东西,并不是越多越好,有很多配置其实没什么用,比如说选装一个保时捷轮毂彩标,需要3000元,但实用性几乎为0。有人可能会说了,买了保时捷不选装个轮毂彩标,感觉差点意思。是的!就是因为这种心理,才会有人加钱买了一大堆鸡肋的配置。今天,聊哥想说说聊哥心中其他一些鸡肋配置。
这个东西以前是高端车型的卖点,现在已经非常常见了,但是,聊哥觉得它超级鸡肋。如果要给鸡肋配置做一个排行的话,聊哥觉得大灯清洗绝对是TOP 1,最最最鸡肋的配置非它莫属。为什么这么说呢?
![]()
1.从现在的交通环境来说,能将车灯的照明效果产生大幅影响的路况越来越少,现在的道路上并没有那么多泥,也不足以遮盖大灯。
2.从清洗效果上来说,细小的污垢其实是不需要清洗的,而对于那些的大的污垢,尤其是泥块板结或者蚊虫尸体,大灯清洗又很难把它们清洗下来。
3.再说了,你平时洗车都能洗到大灯,要大灯清洗来干嘛呢?
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简单的说就是一套可以自动控制发动机熄火和点火的系统。核心在于自动控制熄火和启动,当遇到长时间红灯或拥堵而停止行进时,踩下制动踏板变空挡,这时发动机就会自动停止工作。当松开刹车、踩下油门踏板,发动机又会马上重新点火。
![]()
听起来很有用,但是实际体验却相当糟糕。
1.有些车启动时有发动机动静很大,而如果是等红灯的话就会频繁启停,试想一下,本来堵车就很心烦了,还得忍受发动机频繁启停带来的噪音,用户体验极差。
![]()
2.一些车启动加速不连贯,当松开刹车需要立即启动时可能会出现动力中断,影响起步的驾驶体验。
3.还有启停逻辑不合理,也就是该起不起该停不停。比如你出入车库时,拿票的几秒钟它停了;或者是倒车入库的时候,你左右观察时发动机熄火了……总之,使用起来非常闹心。
自动大灯可以自动开启,并实现远近光切换,听起来也是个高级玩意。比如车子仅隧道,大灯会自动亮起;保持远光行驶,检测到对面车灯或前方尾灯,它就会切换近光;或者说在城市行驶时连续检测到数个路灯,车辆会认为你城市行驶,于是切换成近光。
![]()
但是!很多自动大灯的反应简直像老年人一样慢!你在隧道里都开了几百米它才慢悠悠的打开。并且它还常常错误地切换成近光或者远光,比如护栏上的橙色反光块和地上的橙色反光块,车子经常会识别错误,导致其自动切换成近光。
全景天窗,看似是装逼有格调的配置,但用着用着就会发现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啊,反而费事又闹心。
1.夏天暴晒。车上带有全景天窗的车型相比传统车型会感觉更热,虽然天窗下面也有一层遮挡布,但这远远不如传统没有天窗的车顶隔热性强。
![]()
2.车上的零部件基本都有损坏的时候,带有全景天窗配置的车型就会要考虑维修和保养的问题,而且万一哪天天窗密封性出现问题,下雨的时候造成车内进水,那可就太糟糕了。
总而言之,全景天窗这东西,一年也开不了几次,并且问题还多,鸡肋至极。
聊哥认为,如果买车时为了这些配置加钱,要么被销售忽悠的,要么就是自己不太了解;当然还有一种,钱多任性,就是那种3000块买个车标的(哦,不,是四个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