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就制定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及制造业开放问题答记者问。根据发改委回复,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
从2014年起,特斯拉将在华独资建厂的消息就已传出,之后经历过多次的传闻、澄清与反转。
早在2014年1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就表示,特斯拉长期计划将在中国兴建生产车厂,供应中国需求。而特斯拉的官方声明中也指出,特斯拉一直致力于深耕中国市场。
当时正值特斯拉风头正劲之时,彼时,中国主流电动汽车续航还在挑战150公里,而特斯拉批量交付的Model S续航已经在500公里以上。当时特斯拉要在国内建厂,无疑给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
2017年6月,再有传言称特斯拉将在上海建厂,并把特斯拉在华独资建厂的选址锁定在了上海。不过,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与特斯拉公司就其在中国建厂事项有合作意向。
2017年10月,《华尔街日报》再次披露,特斯拉已与中国政府在上海达成协议,将在上海自贸区建设生产设施,根据新工厂协议生产的汽车仍有可能被视为“进口”,并将面临25%的关税。之后没有其他的官方辟谣,外界似乎开始默默接受了特斯拉独资建厂的事实。
![]()
但在当时,外资车企要想在国内实行本土化生产必须与国产品牌进行合资,并且占股不得超过50%。这是再当初政府为了国产牌品避免收到外资车企的冲击定下的一条铁律。这条铁律如何突破,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同时,也正是在特斯拉掀起的电动汽车热潮和在华独资建厂两个背景下,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近两年也得到飞速发展。从2015年到2018年,国内主流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连上了几个台阶。今年3月发布的新车中,北汽新能源EX360的工况续航提升至318公里,奇瑞瑞虎3xe 480的工况续航里程提升至401公里,腾势500工况续航提升至451公里,吉利帝豪EV450、比亚迪秦EV450、e5 450等车型,工况续航里程都提升到了400公里。而相较上一代产品,这些车型补贴后的价格不升反降,程价比大幅提升。
除了传统汽车企业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之外,近两年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也层出不穷。2018年,很多造车新势力的电动汽车产品也将交付用户,它们的技术创新和科技含量都很令人期待。
虽然,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与特斯拉的产品相比,依然有差距,但是这一差距近几年显然在慢慢缩小。也正因如此,我国在今年放开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的决定才会显得如此有底气。
发改委表示,制造业开放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的领域。40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在一定发展基础上,只有开放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只有开放才能倒逼企业创新,只有开放才能集聚国内外资源。
![]()
在温室中长大的产业未来肯定缺乏国际竞争力,而如果在发展初期就被过于强大的外部竞争击垮,也无法发展。如今外资投资股比的限制首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放开,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们新能源汽车的成长速度。
今日,特斯拉在华独资建厂的计划虽然最终敲定,但是预计项目落地至少也要到2021年以后。之前据路透社的消息,特斯拉将在明年晚些时候开始生产它们第二辆跨界车型电动SUV——MODEL Y,并于两年后开始在中国生产该车型。
两年后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会不会有中国的企业赶上或者超越特斯拉,值得国人的期待,也值得中国的所有造车企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