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计划对约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
汽车作为制造业的代表是特朗普挑起贸易纠纷的主要领域。中国汽车产业将会在这场“贸易战”中遭受多大影响成了外界最为关注的话题。
![]()
然而,让特朗普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中国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
4月4日下午,中方宣布同等力度和规模的对等措施,进行反击!商务部网站发布公告称,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涉及金额约500亿美元。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汽车产业几乎没什么影响,但错失了全球最好的中国市场,对美国汽车业更不利,美国汽车工业将遭遇重大打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如是说。
事实上,与董扬有着同样观点的汽车行业人士不在少数,中国国际工程资讯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也表示,在加入WTO以来的17年中,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在全球化贸易过程中变得日益强大。
自2009年开始,中国新车产销量连续九年雄踞世界首位。中国市场成为汽车产业生存博弈的本钱。
第二,经过几代汽车人砥砺前行,我国逐步实现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等阶段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现代化制造体系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做大趋强的利器。
第三,经过市场的历练和选择,一批汽车企业逐渐集结成中国方阵,形成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同台竞技的格局。
除此之外,中国经济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表面上看美国态度强硬,似乎占据上风,实则不然。所谓“贸易战”的背后恰恰体现出了美国政府的忧虑。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逐步向着制造业上游前进,出口产品中的国内增加值比重已经从加入WTO时期的50%上升到了当前的三分之二左右。可以说,中美在经济领域的关系从合作互补正逐步转向部分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在此背景下,美国公开指责我国盗取美国高新技术并在征税名单中着重限制高端制造业,恰恰反映了美国对中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崛起的担忧,换而言之,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此外,自从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除美国税改外,其他经济政策出台或落实非常缓慢。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目的还是为了给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政府与美国合作,降低美国贸易赤字,以获得国内选票。
需要看到的是,特朗普的种种小算盘在今日中国并不管用。中国已经有足够的资本屹立世界之林,我们不去攻击别人,也完全不惧任何来自外方的挑战。这一次,特朗普政府上演的“威胁大戏”正好顺应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计划。尤其是,特朗普要提高中国商品关税。这看似威胁,却可以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最终惠及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