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车战略一直是中国市场独有的产品现象,也是颇有成效的一个均衡多方利益、在有限框架下尽可能寻找多元出路的办法。
你可以说这是被独特的政策法规与地域文化熏陶出的制造智慧。毕竟国土面积和整个欧洲相差无几的中国,有太多形色各异的消费口味,从这个角度看一车两卖甚至都有些不够。
过去双车战略更多集中在10-20万体量最为庞大的家轿市场当中,随着SUV市场的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品牌在20万左右的紧凑级SUV市场里复制了过去成功的双车战略——先有南北大众的途观L和探岳、途岳和探歌、途凯和探影,后有南北本田的皓影和CR-V。现在,南北丰田也加入了这场游戏,即将在这个月开启预售的一汽丰田荣放的姊妹车型——广汽丰田威兰达。
![]()
威兰达与荣放同样基于丰田TNGA更加高效架构之下的GA-K平台打造,同平台的还有一汽丰田亚洲龙和雷克萨斯的ES。由于是同平台打造,威兰达的车身尺寸为4665/1855/1680mm,比荣放长65mm;轴距依然是2690mm,和荣放没有差别。
除了相同的生产平台,双车在动力总成上也是一脉相承。威兰达搭载了2.0L和2.5L混动系统,其中2.0L发动机的热效率高达40%。两者分别匹配Direct Shift-CVT无级变速箱和E-CVT变速箱,双擎版本的综合油耗低至4.6L/100km,油耗经济性更加明显。不同车型的威兰达搭载了三种不同的四驱系统,包含DTC动态扭矩控制四驱、DTV动态扭矩矢量四驱和NEW E-Four电子四驱。
![]()
DTC动态扭矩控制与DTV动态扭矩矢量四驱系统应用在燃油车型上,前者优化升级后四个车轮的扭矩控制范围都得到了扩展,前后轮的扭矩分配比例能在100:0-50:50之间调整,可有效提升车辆操控性、稳定性和越野性能。
![]()
DTV动态扭矩矢量四驱系统则可以看作是前者的加强版,最大区别在于后桥上导入了两个连轴装置,可以实现两个后轮扭矩在0:100-100:0之间进行分配,具有起步更稳定、高速更省油、过弯更灵活、脱困更迅速等优势。这套DTV动态扭矩矢量控制四驱系统带分离装置,在两驱模式下可以把传动轴断开,以达到节省燃油的目的。
![]()
此外,DTV还提供Normal、Mud&Sand、Rock&Dirt三种多地形四驱驾驶模式,以应对不同的行驶路况。在公路、轻度越野时,选择Normal即可;在松软的砂石路面或者积水路况下,选择Mud&Sand即可;而在硬石或岩石路况下则要选择Rock&Dirt模式。
![]()
双擎混动车型则搭载了New E-Four电子四驱系统。该系统为丰田全球首创,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了独立后驱电机,能够实现前后轮20:80的动力分配,也使得后轮的动力输出首次超越前轮,可以让你在这款原本以前驱为主的车型上,时不时体验下后驱车的动态特征。威兰达双擎混动车型还搭载了多地形四驱模式控制系统,提供同级独有的“TRAIL模式”,主要用于坑洼路面脱困,通过AIM四驱综合管理系统可有效抑制车轮打滑,增加后轮扭矩分配。
![]()
在主被动安全方面,威兰达同样搭载了新一代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可实现准L2级别自动驾驶。
平台、动力都没什么区别,威兰达与荣放最大的差异,就在设计与不同价格对应的配置策略上了。
威兰达的大灯更为狭长,前格栅采用了大面积梯形的熏黑设计,尾灯采用半包围类似的手法,整车线条更加简约干净,相比荣放显得更加精致秀气。
![]()
至于价格和配置,威兰达将在1月公布预售价,今年4月正式上市。自从全新荣放上市以来,12月的销量已经攀升到了1.5万辆,并且累计的3.5万订单还在随着产能爬坡持续释放。有汉兰达的家族口碑背书,再加上荣放热销背后体现的消费者对于产品本身的认可,双胞胎威兰达的市场前景十分可期。
![]()
也不用担心威兰达和荣放互相抢占市场份额,这与流量世界的丛林法则是一个道理——当双车互斗、共同称雄的时代,其他单兵作战的对手,也许就失去了更多的存在感。
这大概也是丰田等厂家不遗余力奉行双车战略的核心逻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