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恩案又有新进展!法国与日本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没车不行 2020-01-06 22:11:44 1
近日,美国斩首伊朗名将苏莱马尼的消息震动了全球,伊朗愤怒表态要“复仇”,似乎2020年一开始就迎来了危机。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之下,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并非偶然,其背后必有深意。论起汽车界的“传奇人物”,日产汽车公司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恐怕是不得不提的一位。不久前,这位被日本检方逮捕、本处于保释中的汽车产业大亨离奇地上演了一出“金蝉脱壳”,在重重监视下成功从日本东京潜逃到了黎巴嫩的老家,也将整个案件推向了更加错综复杂的境地。出逃之后,戈恩发布了一份声明,宣称“我没有逃避正义,而是从不公正和政治迫害中解脱出来”,而日本媒体则认为戈恩这是“对日本司法制度的公然嘲笑”。双方各执一词,事实上,这起案件的确要牵涉到经济、司法、政治等多个领域。从2018年11月至今,戈恩一共被日本检方以“漏报巨额收入”、“涉嫌违规挪用资金”等罪名逮捕了四次,也许是被不断的被捕-保释-再被捕-再保释折腾够了,戈恩于2019年12月30日实施了逃亡行动。在经历“藏身大提琴乐器盒”、“假护照出境”、“私人飞机转运”等一系列电影般的情节后,戈恩目前藏身于黎巴嫩。时下,国际刑警组织已对戈恩发布了红色通缉令,但戈恩在黎巴嫩一直享有盛名,且黎巴嫩与日本并没有签订引渡条例,所以日本政府要求黎巴嫩“交出”戈恩的难度颇高。此外,法国也表了态,称若戈恩返回法国,将不会将他引渡回日本。所以,日方想要再度逮捕戈恩的行动似乎遭遇了僵局。戈恩有望在1月8号召开记者会,或许届时我们又能吃到这起案件更多的瓜。在这之前,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曾创造了“商业奇迹”的戈恩为何沦落到这般局面、这背后又折射出日本与法国之间怎样的政治博弈呢?话说回1999年,彼时日产汽车已连续亏损多年,在濒临破产之际,时任法国雷诺公司副总裁的戈恩以52亿美元收购了日产,建立起雷诺-日产联盟,并在日产内部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其领导下,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日产尼桑就扭亏为盈:1999年,日产净亏损64.6亿美元;2000财年其净利润为27亿美元;2002财年其利润率更是达到9%,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这样亮眼的成绩证明了戈恩顶尖的商业才能,并被日本人冠以“尼桑救世主”的名号,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或许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日本舆论对戈恩的评价已从两极分化渐渐走向了负面。一方面,的确可以说“没有戈恩就没有今天的日产”,但这却是戈恩以大幅削减成本、大批量裁员、关闭工厂等手段达到的,这显然与日本的商业传统和文化有所背离。曾有日本媒体评价道:“戈恩的成功是上万个日本普通家庭的破碎堆出来的”,其改革不可避免地触犯到了多方利益,虽成果斐然,却也招致了许多人的怨恨。另一方面,在风光红火的表象之下,雷诺-日产联盟却波涛暗涌。很明显,时下日产汽车的产销量要比雷诺更高,但它在联盟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话语权。事实上,雷诺拥有日产43.4%的股份并拥有投票权,而日产则只持有雷诺15%的不可投票股份,如此不平衡的结构难免让日产觉得不忿且不安。在被捕前,戈恩正积极推动雷诺和日产的合并,但要知道的是,雷诺汽车是一家略带“国企”气息的企业,法国政府持有着雷诺15%的股份和22%的投票决定权。或是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岛国心理,日本并不愿意把日产的技术、资源都投入给雷诺,何况其也十分介意法国政府对雷诺决策的影响。所以,日方此举其实是在保住日产汽车不被吞并,至于戈恩涉嫌挪用公司财产等指控,或许只是“何患无辞”。戈恩一案显然对雷诺-日产联盟造成了不小打击。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面时,马克龙表示“我们必须巩固(雷诺-日产)联盟,为未来而加强联盟”,但却不愿意改变法国政府对雷诺公司的持股情况和治理规则,这表明双方的分歧仍没有解决。其实,日本想要保护自己的民族品牌产业情有可原,而法国迫切想要汲取日产的技术与平台也不难理解。近年来法系车与日系车的发展差异之大,从二者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就可见一斑。丰田、本田、日产旗下都是神车颇多,在国人心目中日系车常常是省油可靠的代名词,即使在中国车市遭遇寒流、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日系车仍然有着逆势上扬的强劲表现,比如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一汽丰田就以738000辆的成绩达成了销售目标,市占率还提升到了3.5%。对比之下,法系车留给消费者的印象是什么呢?孤芳自赏、小众、不懂消费者心理……近几年法系车在中国市场越来越不吃香,曾经风靡过的标致、雪铁龙等品牌也不再受待见,前段时间长安汽车还正式与PSA“分手”了……面对法系车的没落,雷诺又有着与日产、三菱联盟的良好资源,难免想要借机助力法系车重振辉煌,只是这样的计划势必阻挠重重,即使是戈恩,也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戈恩一案不仅仅是车企在经济利益上的较量,也折射出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去年的1月11日,法国检方起诉了日本奥委会主席竹田恒和涉嫌在申办2020年奥运会时通过行贿拉票,即为了让东京获得主办权而用200万美元行贿;而同样的时间,日本检方新增了两项对戈恩财务不端的指控……日本人捉法国人,法国人告日本人,时间又如此之巧合,难免让人将两起案件联系起来,有些日本网友甚至认为法国这是在“政治报复”日本。汽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关键产业,经济利益也往往与政治、文化领域相交织,因此,不论法国与日本的“相互伤害”是真的有理有据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显示出了两国的互不退让。不过,在时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两国也不至于“不理智”到老死不相往来了,甚至此前马克龙还与日方就能源、技术及防务等各方面签署了若干合作协议。当然,戈恩案件还在持续发酵中,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虽然短期内不会解散,其经营却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三方的股价都在下跌。联盟关系不稳定,国际局势也错综复杂,虽说与美国和伊朗的真刀实枪比起来,法国和日本目前还处于“明争暗斗”的阶段,但未来如何,还得静观其变。车行哥只能说:希望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