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的公示》(以下简称“双积分”公示)。2017“双积分”公示显示,在99家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中,37家车企产生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1487229,55家车企共产生新能源汽车积分为1690447,剩余44家车企新能源汽车积分为0。
而在29家进口乘用车企业中,15家车企产生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199346,9家车企共产生新能源汽车积分为106379,其余20家车企新能源汽车积分为0。
![]()
在99家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中,新能源积分排名前五的企业为别为:比亚迪223,399;北汽新能源218,464;吉利汽车144,084;上汽集团125,368;浙江豪情汽车108,219。这五家企业新能源汽车占比较大,因此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都为正,新能源积分可以出售或者转让给相关企业。
![]()
在进口乘用车企业中,特斯拉排名第一,获得了85014的新能源汽车积分,第二名宝马(中国)的新能源积分则为8279,不到特斯拉的十分之一。除了特斯拉和宝马(中国)外,捷豹路虎、进口大众、保时捷、福特、沃尔沃、一汽进出口和克莱斯勒都获得了新能源积分,但其中克莱斯勒新能源积分仅为4。
![]()
而在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中,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前五名的企业分别为:长安福特-287,823;长城汽车-159,849;东风汽车-154,464;四川一汽丰田-143,006;广菲克-141,221。而这五家企业中,2017年只有长城有新能源积分9,488,其他四家企业的新能源积分则为0,那么2018年这些企业可能将感到“双积分”压力山大。
从2018年4月开始,中国的“双积分”政策将正式实施,届时,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和新能源积分不达标的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中美新能源汽车政策室美方主任、百人会国际专家王云石认为,2020年新能源车积分单价极有可能高于8800元,因为在新能源汽车积分供需双方存在着不平衡的关系。
“双积分”政策实施后,不达标的企业可能将无法再进入工信部的机动车产品公告,所以各大企业,包括合资进口企业等,可能都将把2018作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力的元年。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