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虹桥刘能
图|网络
时代拥抱小猪佩奇的时候都不会和你说再见。
——某社会人
没错,小猪佩奇又一次赶在我大虹桥刘能前面火了起来。
一个天真无邪、家庭和睦、轻松愉快、本本分分老实做人的学前电视动画片——《小猪佩奇》,在抖音上被一顿神操作后,莫名其妙就成为了“社会人”的代名词。
让我很费解的是,我见过很多猪,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猪:
普通的猪蹄是2瓣的,他们却是3瓣;普通的猪耳是扇形的,他们是兔耳;普通的猪鼻子长在脸上,他们却长在脑门上……
所以,一个连主角是猪还是吹风机在学界都无法得到定论的动画片,究竟为何会比我还火,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南抖音北快手,脑残界的两泰斗”又一次把一个莫名其妙的动画片捧红以后,一组恶搞图又顺势把这股吹风机热潮,吹进了我们八杆子也打不着的车圈。
相信前几天各位车圈的小伙伴们,一定被这些图刷爆了朋友圈吧?
本以为这一波刷屏会随着今日头条一道消失在我们昨天的朋友圈,然而起床后果不其然又收获了一波车企官方的吹风机借势营销。
蹭热点这种事,想来已经是“贾跃亭落泪——这叫什么大新闻”了。然而本着企业文化之“既然是热点,ACW怎能错过”的高标准、严要求,势必也要来说道说道的。
那么,我就来给大家用上帝视角还原一下,吹风机佩奇是如何在各个角色的运筹下空降成为热点的。
社交媒体:舆论导向是什么锅?
小猪佩奇联名跨界最早是出自于一些好事网友和PS大神的恶搞。
在这个“是个品牌就爱联名跨界闷声发大财”的年代,似乎这样的联名也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然而为什么优衣库和Hello Kitty的联名顶多只能止步于儿童时尚潮流,爱马仕和小猪佩奇联名却能超越一次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带起社会人的节奏——答案还在媒体最本质上的东西。
不知道新闻系的老教授们调教萌新的时候是否还会说这样一句话:狗咬人是新闻吗?人咬狗才是新闻。
用这个时代的话术说,就是反差萌。小猪佩奇的社会标签是一种反差萌,爱马仕的社会人佩奇logo也是一种反差萌——这和当初LV和Supreme联名火起来是同理的。
它的基本逻辑不会超过“啊哈哈哈这样也可以”的心理活动。但在这个社交需求大于生存基本需求的时代,成为出名5分钟的爆点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再加上一些为月奖金攒流量的营销号,一个热点就此诞生。
车企MKT&PR:小猪佩奇什么梗?
在我眼里就是热点热点热点!
而当一个热点顺利进入MKT和PR眼里时,热点本身是什么其实已经并不重要,我管你是小吹风机还是小猪肉铺,只要是热点就不能放过!
“作为Social传播从业者,什么火就要去跟,不能远离主流社会。”
也许大多数MKT&PR 80后的哥哥姐姐们,根本都不知道“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到底是个什么鬼,就已经微信上开始下Brief了:
“跟一下小猪佩奇的热点,把我们的Logo上P一个猪,赶紧的,隔壁X汽已经发出来了,午饭前要。”
因为传播这种事,就是一桩薛定谔的投机生意,谁都说不准,说不定在你头上爆了呢。KPI压力每个月量都那么大,谁都不敢错过任何一个机会,不做你就out了,年终奖也就bye了。
再退一步,哪怕这波小吹风机没火起来,好歹早跟进抢个时效也是好的。朋友圈一发,吃瓜群众没看到领导看到了,努力也没有白费。
混职场这点小心机,必须准备一箩筐的。
Agency:WTF?
作为专业的传播营销机构,面对这种似乎和品牌形象不符的热点,内心一定是拒绝的(逃避加班这种真实理由绝不能说出口)。
尤其是一些品牌形象本就岌岌可危的车企,其实和这种学前画风是门当户对的,出不来反差萌的效果也就罢了,糟糕的是品牌本身还缺乏结合点,最后只能和佩奇手拉手心连心,以示这枚热点算是踩上了。为了热点而热点之后,隔天很可能还要继续突破自我去走品牌向上之路,真正痛苦的是车主。
一个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赚钱的车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数年,终于买到了一台经济适用的车,随后就莫名其妙变成了自己避之不及的社会人。所以,4月的北京,鹅毛大雪。
然而,客户是爸爸,顶着雷也得昧着良心把这波热点跟完才能下班去玩雪。
吃瓜群众一脸懵逼地呼喊一句:
为什么你们都在刷屏?
其实对于我这种吃瓜群众来说,如果不是以上各个角色的一顿操作,我甚至都不知道“小猪佩奇是社会人”这个梗。
他不是个涡轮么???
讲真,在看过了第一轮原生爆点一笑了之后,第二轮的企业借势真的并没有多少亮点可言。无非是饭再炒一遍,也没加个蛋,意义着实并不大。除了刷个存在感以外,反而还有一种负担。
反正,按照我十八线网红的经验,目测小电风扇热潮在两天之内势必将退去热度,这一波莫名其妙的刷屏借势到底是谁得到了势,冷暖自知了。
谁都想像杜蕾斯那样,一出手就是神级操作,让人五体投地不服不行,但首先还得有人那个金刚钻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