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几天的时间,2019年就要过去了,汽车圈也来到了年终盘点的阶段,回顾整个2019年,我们总结了今年的几大热词,分别为:“车市寒冬、合作处CP、自动驾驶、对簿公堂、中国速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如果要问2019年汽车圈谈论最多的一个词是哪个,我想一定是“车市寒冬”这个词无疑。整个2019年,汽车圈面临着凛冽的冬天,车企、零部件厂、经销商都在局中,资本降温、裁员、工厂关闭频频发生。![]()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17个月低迷,车企销量、利润持续下滑。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03.8万辆、2311万辆,产销同比分别下降9%、9.1%,如今仅剩下12月的产销数据未公布,想要打破下滑趋势基本无望。
除了整体车市的寒冬,上半年表现良好的新能源车市,也在6月下旬补贴退坡后迎来了“五连跌”。今年年初,中汽协预测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60万辆。6月份补贴退坡后,中汽协将年目标下调至150万辆,从目前的销量来看,也仅完成年目标的69.53%。
用一句话来概括,2019年车企们并不好过,于是车企便想出各种方法度过这个寒冬,比如下面这个关键词:“合作取暖”。一位在汽车行业从业多年的老师这样评价2019年:“如果说汽车圈也兴随份子的话,那么2019绝对是费钱的一年”。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今年汽车圈官宣合作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是在今年1月,福特与大众组成战略联盟,正式拉开了车企间抱团取暖的大幕。福特和大众在今年年初决定双方将在商用车和皮卡领域合作,紧接着7月就拓展到了自动驾驶和电动车领域,进展之快让人惊叹。
![]()
同样在年初,戴姆勒和宝马也将各自旗下的出行业务整合到了一起,再次签订谅解备忘录,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随后在今年3月里,丰田与铃木宣布双方在电动车和紧凑型车领域展开合作,随后8月合作进一步升级为交叉持股,构建了资本联盟。![]()
时间来到今年6月,资本巨头丰田再一次发声,这一次比亚迪和丰田宣布了在电池领域达成合作,之后在7月份又宣布将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车型,在11月双方正式签署了合资协议,新公司将于明年在中国正式成立。![]()
时间转到今年9月,自动驾驶领军企业安波福与现代集团牵手,成立了自动驾驶合资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诞生了一个新的联盟。![]()
而刚刚过去的11月里,长城和宝马成立了合资公司光束汽车,该项目在不久前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合资批准证书》,正式获批。![]()
在本月,标致雪铁龙(PSA)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宣布双方将正式合并成一家公司,合并完成后将成为全球第四大车企,又一个车界巨头就此诞生。![]()
最后,就在12月23日,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也发布官宣,正式组成“CP”,这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高端制造业龙头企业首度携手合作,实现了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在2019年最后几天,成功上了热搜。
自动驾驶如今已是各车企的必争之地,从上述各大车企的合作中不难发现,自动驾驶这个词曾多次出现,如果要说2019年热度最高的一个词,那自动驾驶绝对算一个。![]()
2019年可谓L2级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大批量投放普及的关键一年,在今年上市量产的诸多新车中,L2级的驾驶辅助已经成为很多车型的基本配置。
打个比方,像国内自主品牌,如广汽乘用车、吉利、领克、长安、上汽、北汽都在今年推出了L2级智能驾驶车型。而新造车企业如小鹏、蔚来、威马等也都具备L2级别的量产能力。
于此同时,通用、福特、丰田等海外中级车型也开始在中国进入L2级别的“备战”。当今不少车企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均属于L2级,如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沃尔沃的Pilot Assist(自动驾驶辅助)、凯迪拉克的Supercruise(超级巡航)等。![]()
今年6月20日,广州首批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正式发放。广汽集团、文远知行、小马智行、景骐、深兰科技、裹动智驾六家企业,获得了广州市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首批共发放24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同时广州也发布黄埔、白云、花都、南沙区在内的广州首批开放测试道路路段与道路定级,共有测试道路33条,总里程达45.644公里。![]()
12月19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的有关规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共同发布关于指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的通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增加至111条,322.46公里,亦庄40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对自动驾驶测试开放。至此,北京市累计自动驾驶路测开放道路503.68公里,道路长度领跑全国。然而2019年同样是一个“多事之秋”,车企之间在不断寻求合作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争锋相对,比如今年我们就看到了四起企业之间的诉讼案。![]()
今年6月,本田起诉长城汽车专利案正式开庭受审,本田认为长城汽车旗下2016款哈弗H6升级版车型抄袭两项专利,索赔2214万元。长城方面称,该案最终定论还需时日。长城汽车代理律师指出,本田将所有哈弗H6车型的销量作为获利计算的依据有所不妥 ,因为本田方面仅选择H6升级版进行拆解,无法证明所有H6车型均侵权。不过此案件并未在当庭做出宣判,本田与长城汽车在庭上均表示接受调解。![]()
随后,今年9月吉利起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一案在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吉利起诉威马汽车旗下的四家公司复制了其车型,提出21亿元经济赔偿,成为目前国内知识产权界诉讼金额最大的商业纠纷案,目前还尚未作出裁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跟进一下。
而在国外,韩国的两家电池企业SK Innovation和LG化学也因为专利侵权对簿公堂,官司从韩国打到了美国,就目前来看没有和解打算。之前SK Innovation拿到了大众汽车的订单让LG化学不爽,不过最近后者刚宣布与通用汽车达成了合作,可能内心的怨念也少了一些吧。![]()
另外一起案件发生在美国,通用汽车把菲亚特克莱斯勒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菲克一直在贿赂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从而在与工会的劳资谈判中获得更优惠的条件,也使通用汽车蒙受了巨大损失。菲克方面将这件事解读为通用对他们与标致雪铁龙合并的阻挠,而就目前进展来看,双方合并还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最后一个关键词——“中国速度”。对于中国速度,奥迪中国CEO武佳碧认为,在中国,一分钟里能做的事情比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要多得多。![]()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我们拿特斯拉来说,今年一月,特斯拉觉得在上海建立超级工厂,而如今就已开始了量产,在中国创造了速度奇迹。无独有偶,上汽大众安亭工厂于去年10月破土动工,紧接着在今年7月,各厂房主体结构封顶,设备开始安装调试阶段,而随后在今年的9月,车身车间首台白车身也正式下线,车身车间的生产运行全面启动,直至11月安亭工厂正式投产,同样创造了速度奇迹。![]()
今年6月,上汽名爵和高铁强强联合推出的“名爵6号”专列从上海虹桥站首发,“领跑”京沪线,往返“魔都”和“帝都”,在“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之间穿梭,为我们上演了“中国速度”。![]()
在最后再给大家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本月,2019 WTCR房车世界杯收官站在马来西亚雪邦赛道落幕,而领克车队在雪邦赛道中夺得年度总冠军。至此,2019年度WTCR房车世界杯十站赛事全部结束,领克车队作为唯一的中国车队获得2019年 WTCR年度冠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回顾整个2019,你会发现,2019年的汽车圈虽然处于“寒冬”,但已经有了回暖的迹象。就像车企之间有了抱团取暖的倾向,虽然偶尔也会争锋相对,但机遇总会伴随调整,在我看来,这是良性的一年。除此之外,自主品牌和外资品牌也都在2019年开始发力,纷纷带来了自家的产品进入市场,L2级智能驾驶以及渐渐的开始普及,对于所谓的“中国速度”我们也开始慢慢的适应,如今,2019年就要过去,2020中国车市能否好转?车企之间合作是否会成为新的趋势?我想答案会是肯定的吧,最起码,我希望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