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2月18日,菲亚特克莱斯勒(简称FCA)和标致雪铁龙集团(简称PSA)正式签署了一项500亿美元的约束性合并协议之后,不到一周的时间,汽车行业就再次因为两家车企的“携手”而备受瞩目。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家车企分别是世界五百强中分列第39名和第189名的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
12月23日晚间,上汽集团与广汽集团在上海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官方的消息来看,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都参与了此次签约仪式,由此可见,这次合作的分量之重。据悉,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大高端制造业龙头企业首度携手合作。
![]()
相比FCA和PSA的全然合并,上汽和广汽的“牵手”显然更具有针对性。不过,为什么要“牵手”?为什么偏偏是上汽和广汽?选择这个时机牵手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汽车行业的‘寒冬’太久,车企不得不抱团取暖。”这是网友的回答,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的市场环境。
的确,今年以来,无论是市场的震动,还是行业的变革,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车企的既定发展节奏,而新四化、5G等新技术带来的新趋势,又让很多的车企不得不采取措施寻求新的生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强壮如上汽、广汽的,也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突破点。
而本次“牵手”,显然是上汽与广汽深思熟虑的结果。
![]()
根据协议,此次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的合作主要包括联合开发核心技术、共享产业链资源、聚焦新商业模式、合力拓展海外市场四个方面,具体包括:
一、联合开发核心技术,双方将探讨在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
二、共享产业链资源,双方将探讨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协同合作,并计划在物流、汽车金融、保险服务、后市场领域、产业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
三、聚焦新商业模式,双方计划加强在汽车共享、出行服务、车电分离等新商业模式方面的研究与合作。
四、合力拓展海外市场,双方将探索在海外终端网络资源、海外商业伙伴、海外制造资源、国际物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从这些层面可以看出,双方合作以后,不仅能够助力各自企业更好地踏足新领域,同时还能在节省成本、打造全新商业模式、开拓海外市场方面,都达到质的提升。甚至在共享资源方面,双方除了可以共享平台、发动机之外,还可以将双方的多个车型置于同一平台生产。
![]()
当然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整个汽车行业里,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总是会被划分为竞争对手。但就像某句名言说的那样——“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所以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也必定不会永远都是对手。
特别是在如今的市场背景和行业趋势下,车企之间互相合作、资源互补、取长补短、分摊成本,才是他们能够在“寒冬”之中保持体温的良策。
所以说,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的合作,不仅是顺应市场变化和行业变革大趋势下做出的选择,更是双方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共创规模经济和协同效益、提升运营效率之下的全新路径。
很多人都说,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作为国内甚至全球汽车行业中的佼佼者,单打独斗未必会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技术在不断变革、市场在不断变革,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革,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如果依然原地踏步,等到全球产业格局重新洗牌的时候,其面临的恐怕也只有下坡路。
此外,还有专家认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心,一定会在中国,因此国内企业如何把握先机,通过合作、共享等举措,提升自身的水平,也许不仅会决定这其近一两年的发展,甚至还有可能会决定其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中能否继续站稳脚跟。
![]()
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的合作,也许只是一个开端。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车企效仿,甚至是加入其中。这也许是一种好的现象,它代表着车企们不愿意坐以待毙,而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为自己顺利“过冬”添衣加暖。
![]()